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休闲背景下的“农家乐”行业形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明 《农村经济》2007,(7):106-109
在"和谐生活、和谐创业"的氛围中,休闲成了一种生活品质的提升方式."农家乐"行业让游客体验休闲、参与互动,发展势头迅猛.面对游客需求,"农家乐"也面临现实的挑战.文章从分析问题入手,从公关角度对行业发展进行思考,主张在鲜明的经营特色和规范的市场动作中提升行业形象,推进"农家乐"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O2O作为一种颠覆我国传统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已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农家乐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后发现,构建O2O发展新模式将帮助解决互动交流不足、客源渠道单一、旅游特色难以直观展现、品牌效应弱等问题。因而,进一步建议农家乐经营者从加强与电商的合作、重视移动互联网的运用、积极推动"社区"建设、重视客户体验等四方面构建O2O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冉燕 《农业经济》2018,(3):27-29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逐渐提高,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也逐渐受到重视。农家乐旅游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模式,它起源于欧洲乡村旅行,在我国主要以体验农家生活类农家乐旅游为主。在单一发展模式下,我国农家乐生态旅游产业逐渐走向发展的瓶颈期。旅游业是服务业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农家乐旅行也不例外,应当以人为中心,积极探讨人们在参与农家乐旅行的现实需求与精神需求内核。而乡村旅游原本就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探讨当下农家乐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而发现农家乐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当下农家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升温,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成为一些地方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该文以长 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从经济发展需求和景区经营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式中村民参与的 特点和弊端,指出只有尊重村民权益、加强村民参与的激励与引导、丰富参与内容才能实现风景区旅游经 营和村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建议以特许经营的形式赋予村民平等参与经营的权利,通过加强政府、 企业责任及引入第三方等制度建设来保障参与过程,建立联合经营、入股经营、村民主导等多元化参与模 式,并依据地方特色推进经营内容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旅游富民",从80年代的萌芽期开始,发展至今,发展途径有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农事活动等,为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本文在"旅游富民"视角下探索我国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个性化、品质化的创意旅游产品成为游客关注的重点,乡村旅游全面转型升级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业态精致化、经营模式创新化、产业融合化发展等趋势,文化和创意正逐渐成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在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过程中,规划不合理、文化内涵缺失、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创新和提档升级。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趋势,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特色化、差异化模式推动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村落式农家乐集群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形态,在发展中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桎梏而表现出诸多问题。本文以苏州市明月湾古村落为例分析发现,村落内部一般存在成熟型、潜力型、粗放型和滞后型四类农家乐经营业主,其利益诉求各有侧重,由此在满足与平衡不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要引导村落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经营,鼓励农户纵向合作与联合体经营,补齐农家乐产业链条,实现农家乐专业化、规模化与品牌化经营,从而推进村落式农家乐集群经营创新。应积极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机制,利用当地政府和农家乐协会的力量,为农家乐分工与合作经营提供相应的公共设施、服务平台及一些专项性政策措施,改善农家乐经营的整体环境,扩大村落旅游利益分享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休闲农业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背景、发展阶段、规模结构及经营模式等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兴起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规范经营阶段等3个发展阶段;现有休闲农业结构中,农业观光游和农家乐模式占比较高,分别为34%和16%;根据功能和内容不同,可将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划分为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等5种模式。最后对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科学规划不到位、管理及服务水平较低、档次及品位偏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科学规划,突出休闲农业特色;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等5个方面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到"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机遇。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出发点,提出乡村旅游结构优化和综合发现相关建议,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经营共享美丽乡村统一起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发展民宿经济,实现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美丽经济,促进乡村旅游升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近年来,江山市抢抓民宿经济发展的机遇,将民宿经济作为全域旅游经济的新业态,作为富民产业精心培育,高度重视,强势推进,日益成长、壮大。民宿经济呈现茁壮成长之势目前,全市发展民宿特色村19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它成为许多地区改善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许多"农家乐"的发展仍停留在粗放型的初级发展阶段,虽能富民,但不富财政。本文以湖洋镇文光村观音井"农家乐"为例,探讨税务部门如何为当地"农家乐"发展助力,促进当地"农家乐"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培植新税源,实现既富民又富财政的旅游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邢台市农家乐当前各自为战、重复低效的局面,本文提出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原则,通过合作社或公司加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延伸农家乐旅游产业链,谋求农家乐一村一品特色下的协同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打造农家乐利益共同体,建立农家乐自组织模式;重新研判市场需求及乡村资源特色,明确农家乐发展定位;深挖乡村时空资源,扩大农家乐产品开发内涵;集中农家乐利益共同体优势,实现正规化和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农家乐"因产品质量局限正面临旅游市场发展与旅游者需求的严峻挑战,随着国家"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若干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向更高层次的休闲农庄转型以实现再度振兴。文章全面分析了西沟满族乡传统"农家乐"转型的发展与阻碍,探索了"农家乐"转向休闲农庄的四个本质,即依托政策的行业制度转换、以现代公司为主导的经营管理转换、基于统一设计与规划的基础产品转换、融入科技与文化元素的旅游活动转换,并以此作为"农家乐"转型中的基本评判标准,这项研究既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有政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然景观背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之一开始兴盛起来。文章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基于自然景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和农家乐旅游模式等主要模式,并对其存在的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缺乏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缺乏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和自然环境破坏加剧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建立健全政府机构的管理机制、加强乡村硬件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区域特色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浙江省各级农旅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中医药、体育、养生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态,构建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截至2012年底,全省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数3012个;经营农户1.26万户,从业人员11.48万人.全省累计建成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93个、特色点249个.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规划面临着"小尺度、平资源"的尴尬,缺乏创新的规划套路,将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泥潭.本文从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提出了"金字塔"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并以福建省钟山镇为例,介绍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旅游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大作用。新常态下,如何适应时代需求,紧抓农业旅游,探索农业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益,并具体结合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探讨了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体系,以期为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精髓,其发掘程度及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系统调研,对农耕文化的特征及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探讨了沂源县三岔乡乡村旅游中以农家乐、休闲娱乐和民俗表演为住的3种农耕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指出在文化挖掘过程中存在的农耕文化产业链不完善、乡土特色缺乏及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最后从挖掘农耕资源,打造农耕文化产品;拓展农耕观光体验,加快农耕旅游发展;加强农耕文化宣传,创建优势文化品牌;转变农耕文化发掘模式,创新农耕文化运营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沂源县三岔乡农耕文化的发掘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视察上海崇明竖新镇前卫村“农家乐”时指出:“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需求也提高了,希望到农家旅游度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农家乐’前途无量。”上海郊区农业旅游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成为郊区部分地区解决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农业旅游业发展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理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具有大理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渐渐变成了大理的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领导者。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需求的转变多元化。基于此,运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大理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理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该地区的研究,提供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