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记者从广西河池市核桃产业发展局获悉,2016年,河池市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4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7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自2012年起,当地政府根据河池实际,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产业整市推进。经过几年的发展,河池市核桃种植面积已由13万亩发展到241万亩,其中,2016年完成核桃种植面积25万亩。2016年,河池市核桃产业发展重心由种植转入管护,通过创新管护模式,确保结成硕果。如金城江区通过引入优质企业,共建同干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将核桃种植、管护交由企业管理;东兰县通过购买社  相似文献   

2.
临沧市97.5%的国土面积是山区,选准山区发展的产业是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广大山区农户开始普遍种植核桃,有的地方核桃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有的地方核桃收入已成为农户的主要收入。最近,市委作出广大山区用三年时间建成300万亩核桃基地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由于天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于核桃种植,发展核桃产业。2005年,中阳县规划发展15万亩核桃基地,着力发展核桃产业。  相似文献   

4.
不以恶小而为之——小议核桃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庆县是山区农业县,境内山高坡陡,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山区群众一直沿袭着种植核桃的传统。特别是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一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目前,凤庆县泡核桃挂果面积10万亩,产量5300吨,产值突破1亿元。泡核桃覆盖全县13个乡镇,174个村,6.9万户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农民人均核桃收入已达13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4%。全县核桃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接近1000户,单户农户核桃年收入最高达7万多元。核桃产业已逐步成为凤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小康目标的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5.
云南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现有核桃面积30.7万hm2,居全国之首,核桃年产量达6.8万t,占全国产量的20%。大理州宾川县拉乌乡核桃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达500多户,核桃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但是,云南核桃每公顷产量很低,仅225kg产品以销售核桃仁、核桃为主,产品加工与营销严重滞后,制约着核桃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尚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速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建立产品集散市场与行业协会等有效措施,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秦岭深山的陕西省洛南县是传统的核桃生产大县,全县种植核桃面积达70万亩,但长期受困于"产量低、效益差、特色不明显、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的瓶颈。2015年底,洛南县肉联厂下岗职工董兆斌成立盛鑫红仁核桃专业合作社,引进红仁核桃特色品种,经过繁育示范推广,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红仁核桃引种示范基地1200亩,2018年带动6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7.
花开蜂忙     
正连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谢庄乡的梨花盛开,来自该市赞皇县许亭乡的蜂农抢抓农时,采用传统蜜蜂授粉方式为梨花进行授粉。目前,养蜂产业涉及赞皇县11个乡镇,养蜂达5万余群,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攻坚、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8.
核桃产业在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具有超高价值回报,因而发展核桃产业被许多地方政府视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区域生态安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良策之一。山西省作为拥有悠久核桃栽培历史的大省,尽管多年来核桃产业稳步发展,但与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都居于国内第一的云南省相比,发展则较为缓慢。通过对山西省、云南省两地的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展开深入对比分析,旨在为山西省未来核桃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大理州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1、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从2001年起,州委、州政府确定了乳业、核桃、生猪、肉牛(羊)、无公害蔬菜(大蒜、香葱、马铃薯等)、蚕桑、哦饲大麦、糖(茶叶)、梅果、亚麻等十类优势农产品作为扶贫重点产业来培植。2005年,全州乳牛存栏8万头,产值2.16亿元;种植核桃120万亩,年产核桃1.8万吨,产值2.52亿元;生猪存栏232万头,肉牛存栏62万头,肉羊存栏110.8万头,预计全年肉类总产30.1万吨,产值49.76亿元;种植蔬菜51.42万亩,产量91.57万吨,产值12.5亿元;建成桑园面积18.2万亩,年产茧量5500吨,产值O.88亿元;种植啤饲大麦26.09万亩,总产8.1万吨,产值1.2亿元;种植甘蔗4.7万亩、茶园12万亩,产值1.50亿元;种植亚麻15.49万亩,产麻茎7.57万吨,产值0.91亿元。全州扶贫产业基地良种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核桃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俗称“干果之王”,云南种植核桃600万亩,年产核桃7.6万吨左右,销售收入仅有6.8亿元,云南核桃占全国核桃的三分之一,面积居全国之第一,产量第二(比四川少886t)。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10年内核桃的需求量将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核桃产业市场巨大。楚雄州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核桃生产,南华县是中国核桃之乡(2001年,国家林业局)之一,2003年全县共有核桃27.7万亩,年产核桃2890吨,年产值近3千多万元,预计2010年产值将超过亿元,因此,特作优质核桃形成的因素分析及调控技术,旨在加速核桃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以来,南充市大力发展速丰林、竹产业、特色干果业、竹木加工产业等林业生态产业,目前,全市已建成以杨树、巨桉为主的速丰林基地已达8万hm2;以龙竹、楠竹为主的竹产业基地3万hm2;以核桃、板栗、大枣  相似文献   

12.
大同县黄花菜种质资源与传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产业已被大同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大同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2015年底种植面积达到0.66万hm2,亩收入达1万元以上,种植黄花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漾濞彝族自治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61元,比上年增7.37%。总体上看,农民增收较为明显。具体来说,漾濞农民增收的基本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规模化种植核桃中增收。全县种植总面积达到了36.09万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700多元。据统计,全县有85%的人口有核桃收入。二是从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增收。特别是烤烟产业,仅2004年,全县烤烟总产值就达1200多万元。三是从建设发展小集镇中增收。一些农民从中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特别是一些从事餐饮、农副产品加工以及一些其他的服务性行业的农民率先富裕起来。四是从出让劳动力中增收。在漾濞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农民是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兼业式劳动力出让经济,每天一个劳动力的收入一般在10—20元。如每年近1万农村劳动力4个月左右投工于核桃初级产品加工,劳务收入1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发展核桃产业,对促进山区群众增收,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林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海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海拔1 350-2 300 m均有野生核桃生长,主要品种是大姚三台、华宁大白壳及本地优良品种,每株产值可达2 000元左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分析了通海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云南省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数据,构建了包含基本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四个方面的核桃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云南省核桃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建议以重点县、重点区域为主,推动绿色化、标准化种植栽培管理,提高单产,筑牢核心竞争力根基;加强科技投入,以加工技术为主提高产业技术竞争力;以重点区域带动全省核桃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市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及产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10-2017年有关云南省各州市及大姚县各乡镇核桃种植情况的统计数据,从大姚县核桃产业的分布区域与产量角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姚县核桃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重点评价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种植核桃2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159 255元/hm2,投资收益率为56.6%,远远高于12%的基准折现率,年平均利润为35 156元/hm~2,核桃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3.93年,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对此分析大姚县核桃种植中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18年底,全国沃柑种植面积已达200万亩。广西沃柑种植面积约130万亩,而南宁市武鸣区沃柑的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武鸣沃柑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5。如今,柑橘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沃柑看武鸣!武鸣已经成了中国沃柑产业的王国,而广西沃饶实业有限公司的沃柑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辐射种植面积1.5万亩,成了王国中的"王国",该公司董事长林冬梅则被誉为沃柑"女皇"。此外,  相似文献   

18.
<正>在广西凤山县民间,流传着一句新谚语:"家有五亩核桃树,给个乡长都不换"。核桃是凤山县的核心产业,县政府"换届不换核桃产业"。然而,核桃种植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产生较晚。为提高核桃园早期经济效益,实现"一片核桃地、赚取两样钱"的模式,凤山人摸索出核桃林下种桑养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素有“油米之乡”的富源县黄泥河镇,昔日大多数农民仅靠种植水稻、油菜发展经济,如今许多山区农民在荒坡上种植天麻已发家致富,把一个小产业变成了大财源。去年,黄泥河镇种植天麻就实现了总产值.600万元,户均2万元以上的104户,户均10万元以上的就有3户,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过去较为贫困的阿汪村民委员会靠种植天麻,去年人均纯收入一跃达到了1586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地处太行革命老区的河北省涉县因地制宜,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提高产出效益,带动经济增长。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39.3万亩,无公害蔬菜2.5万亩,柿子种植14万株,中药材种植5.5万亩。今年前三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