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升为具有相对普遍适用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理论政策意义和现实意义。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滴新村积极开展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满足农户发展的资金需求,并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对抵押贷款运作机制进行了创新。但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仍然面临承包土地抵押价值低、抵押权实现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过于依赖政府等困境。为进一步完善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单位抵押价值、构建"抵押+信用"贷款机制、放宽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用途限制、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构建抵押权实现机制四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农民贷款难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没有有效抵押物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因而人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满怀期待。但由于法律、政策的限制,尽管在个别地方小有探索,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一直没有进行广泛试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后,许多地方陆续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尽管组织形式各有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民融资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的有效手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贷款"。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鼓励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从2010年起探索和实践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机制、管理模式和配套政策,打破了农贷资金"五户联保"等旧有的资金贷款模式,实现了银行、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互利双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是目前的热门课题,作者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剖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些做法、模式、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论文对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把集体所有权、承包使用权和土地经营权"技术分离",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产权抵押对于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重要作用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金融创新中,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浙江试点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农民的融资瓶颈问题。截至2014年12月末,试点县市已达28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3.47亿元,较年初增长135%,支持农户618户。近年来,浙江农信在全国率先启动"普惠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8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潜在风险,从政府视角下提出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防控体系,寻求政府、银行、农户三方主体的平衡关系。[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样本区各调查村的风险得分值与等级。[结果]样本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较大,三方主体出现"一头凉""两头热"的现象;基于不同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顾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全面推广难度大,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结论]依据风险影响要因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建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大管家"的作用,管控三方主体风险程度,防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以保障各方利益主体合法权益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南省四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潜在需求低等问题,正规信贷经历、主要收入来源、性别和年龄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民融资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农民获取贷款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选取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首批试点县之一的岳阳县为调查对象,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直接抵押型、担保抵押型和入股抵押型模式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户利益为中心、金融机构承贷、担保公司与评估机构配套服务、保险与政府共担风险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六位一体"模式,并提出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应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确权颁证、健全评估机制、完善流转平台、建立商业保障、建立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给长期颇有争议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指明了方向。短短一年间,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从零星试点走向广泛探索,从涓涓溪水变成汩汩河流,土地作为农民最大的资产,其融资功能在日渐激活——  相似文献   

9.
贷款难、贷款贵、贷款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能有效缓解农村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筹资功能,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针对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揭示已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不高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规模农户和小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具有差异性;(2)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不随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尚未完成、信贷风险分摊机制等制度基石尚未完全确立等因素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提高银行对抵押土地的处置能力,简化规模农户贷款手续,同时完善信贷风险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农村普惠金融措施,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三农"融资渠道、缓解农户和企业融资抵押担保难问题都具有深远影响,进一步健全、完善、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辽宁、河北等省(区)尝试开办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了解农民贷款难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此举也引来种种争议,不少人因担忧导致部分农民失地,使农民失去基本生活保障而坚决反对,同时在贷款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缺少法律支持、土地价值评估难、土地处置变现难、贷款风险防控难等诸多障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一直步履维艰,许多地区、许多银行至今不敢涉足这一领域.为此,本文分析了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贷款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泰安市六个县、区(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调查资料为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和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农户经济活动类型、家庭年纯收入、耕地规模、土地担保法律知识了解情况、土地流转实践和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于农户选择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具有显著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农村普惠金融措施,已成为破解农村发展融资瓶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以下简称农地经营权)抵押是在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前提下,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权,以承包期限内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的行为,包括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经营权,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般农户的视角出发,以四川省506份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个人意愿、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存在实际的贷款需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潜力较大,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态约束了农村土地资本化进程,因此要更加重视对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农民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现状剖析和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禁止以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而以其他方式承包并经依法登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因此,以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16年9月末,全国试点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为141亿元,同比增长28.6%。据农业农村部经管司2017年10月对全国20个省份试点进展情况的调度,各地试点工作进展总体平稳,反映的共性问题是抵押物价值评估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抵押物处置难等。一、各地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的具体做法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就土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借列为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试点县、国家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契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互换并地和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促使更多"沉睡"的土地资源活起来,拓展了富民的新源泉。一、试点开展动因1.工作有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自2013年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给长期颇有争议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指明了方向.短短一年间,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从零星试点走向广泛探索,从涓涓溪水变成汩汩河流,土地作为农民最大的资产,其融资功能在日渐激活——  相似文献   

20.
正余江县推出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突出村民自治约束、农户自主服务,把准贷的初审权、贷款的决策权交给了农民,充分挖掘了农村信用资源,降低了融资门槛和金融机构业务风险,实现了农村金融需求两端的有效对接。近日,笔者赴农村改革试验区江西省余江县,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看到,为引导农村金融"活水"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