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空间数据仓库(Spatial DataWarehouse)是GIS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大大扩展了GIS的应用功能。为逐渐兴起的全球变化和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以及复杂的商业地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论述了空间数据仓库的背景、定义及功能特征,分析了空间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并对其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与编组站负荷分工联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编组站解编负荷状态评价函数及曲线,以车流组织费用最小化和编组站解编负荷状态最佳化为目标,构建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与编组站负荷分工联合优化模型,并考虑编组方案惟一性、解编能力和调车线数量等约束条件。利用目标规划法(GP)将模型由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搜索生成方法并编程予以实现。最后基于实际路网案例,使用LINGO数学软件完成模型的求解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BIM技术在公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本文将实际的公路工作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技术、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结合起来,对BIM+3D GIS技术在公路管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在现有公路BIM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公路BIM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土工格栅加筋优化技术,本文针对土工格栅加筋弹性模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格栅最佳弹性模量。通过优化土工格栅加筋施工技术,提出了一套成熟的路基加宽施工工艺流程,针对路基沉降量、压实度等质量指标对加宽路基施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优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路基施工质量,降低新老路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atia软件BIM模型轻量化的平台显示方法,分为实体数据离散、数据轻量化和数据交付3个部分。通过Catia-Json接口的数据结构定义离散重组模型构件几何和属性数据,实现了模型几何的轻量化。通过Catia-Json-IFC-GIS数据转换方法,实现了模型与GIS平台的集成。该方法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中得以验证,展示了轻量化后的IFC模型可高效用于GIS平台的各项可视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周游  叶华平  肖志超 《中国储运》2010,(11):101-102
空间数据获取是GIS建设与运行的基础,也是3D建模和进行3D空间分析的基础。本文在时GIS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地表3D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可应用领域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正改扩建工程缓解了当今交通量猛增所带来的交通运输压力,并大幅度提高了原有道路的服务水平,但改扩建工程的新旧路基拼接常会使路基结合面产生滑动现象,从而导致不均匀沉降的产生。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土工格栅加筋优化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差异沉降的产生,本文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土工格栅加筋优化技术,首先介绍路基差异沉降的产生机理、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效果与加筋机理,并基于某公路实际改扩建工程进行应用研究,对土工格栅施工质量提出施工控制要点,观测了采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铁路客运站到发线分配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方法,以行车交叉干扰小、方便旅客出行和到发线应用均衡性为优化目标,建立客运站到发线分配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并综合考虑捕食搜索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优缺点,设计了基于捕食策略的禁忌搜索算法的求解.通过实例验证分析,得到的分配结果令人满意,表明模型的应用和设计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错位人行横道、公路驿站、"2+1"车道、图形化标志……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公路行业同仁随同山东省烟台市公路管理局养护工作人员,自国道204线杜家疃立交附近出发,一路途经栖霞、海阳境内,参观烟台市普通国省干线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空间位置有关的领域都是GIS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发展,WebGIS技术日趋成熟,综合了GIS、GPS、RS的3S技术也在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基于GIS技术的各种信息平台、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由物流链结构特性确定的最优物流链的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重图的物流链选择决策模型。通过讨论物流链的结构特性,在物流节点和物流路径均有费用出现的情况下,建立了同一位置有多个物流节点和物流路径可供选择的,以多重图作为拓扑形式的物流链选择决策模型。针对Dijkstra算法不能解决多重图中节点具有权值的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虚拟的方式将多重图转化为简单图,并将原节点的权值分解到简单图中相应的边上,使原问题转换为简单图的最短路径问题进行求解。最后,用一个算例进行了分析,算例表明,该算法对规模不大的物流链网络选择决策问题求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是铁路信息化最重要的支撑平台之一,能够直观展示铁路地理要素。铁路地理信息数据是铁路地理信息平台的核心基础,在深入研究铁路业务系统对空间数据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铁路呈线状分布的特点提出基于数据分类、数据收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更新的铁路专业公用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流程,并对空间数据分类与表达、线性参考模型应用、采集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使得平台能够正确、完整展现全路专业公用地理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费用指标通过成本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得出费用最佳备选中心;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评价指标层中的其他指标评价排序,用定性的方法选出最佳备选中心。最后对两组方案进行相互淘汰,得出最终解。  相似文献   

14.
公路路面养护工程大中修间隔期大都是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道路等级、行车密度、损耗程度等技术指标因素分析计算确定的,在实际工作中,则又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或推迟进行大中修,这种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大中修间隔期,往往在经济上不一定是最佳间隔期,下面我们从公路路面小修保养成本费用来探讨一下公路路面大中修最佳间隔期。 公路路面大中修最经济的间隔期,是指某路段路面养护工程在大中修间隔期内所支付的上期大中修费用加本间隔期内的小修保养费用之和,按年平均计算,每公里费用比本间隔期内的其他任何一年都低时的年份,是进行大中修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5.
空箱调运是解决铁路车站集装箱装卸不均问题的关键,现有研究多从优化调运成本出发,未考虑最低排空需求。在考虑软时间窗造成的费用并定义站间最低排空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种箱型的集装箱空箱调运双层规划模型,将空箱调运分为以满足最大排空要求为目的调运和以效益最大为目的的调运,并设计相应的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配流方法求得的最佳效益值为Cplex求得最佳效益值的97.75%,并且为满足最低排空要求付出的效益损失代价与时间窗内的单位库存费用与机会损失费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分析高速铁路技术经济特性对客流分担率的影响,对优化客运产品、提升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概述高速铁路客流分担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京广高速铁路5个客流OD间的高速铁路、航空、公路客流数据,选取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5个影响因素,应用基于旅客广义出行费用的Logit模型分析不同运营参数调整方案下高速铁路客流分担率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灵敏度分析法探讨不同出行距离下各影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性始终是旅客选择高速铁路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舒适性对中长距离旅客的出行选择行为影响较大,方便性对短途旅客出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机场出发旅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交通方式下旅客进出场出行成本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构建了机场进出场不同交通方式下交通工具选择的均衡配流模型,并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构建模型主要基于旅客的选择行为,能够定量反映不同交通工具出行费用与其流量分担率间的变化关系.算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处理技术目前已逐步拓展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在介绍GIS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GIS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应用,以及在企业管理与决策服务方面的分析功能,可利用该技术为铁路运输企业在客运高峰期进行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对车辆修理点布局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规划期内修理点的改扩建费用、运营费用和运输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上层模型,以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下层模型,以此建立了车辆修理点布局的双层规划优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为铁路车辆修理点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合理安排列车占用到发线是编制阶段计划的关键,高效的到发线运用可以提高铁路客运站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阐述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既满足到发线固定使用、又能满足到发线均衡使用及保证行车作业安全的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验证所提算法和建立模型的准确性,依据某客运站8:00—12:00的实际数据,采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到发线运用方案的优化效果明显,可以为铁路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