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多的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由此形成的体制来实现的。这种由于制度性带来的结构问题和社会矛盾,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危害性更大。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成都实践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继续坚持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二元生产系数、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看,我国的二元结构依然明显,迫切需要城乡统筹发展。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变革为二元结构服务的制度体系,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同时保证城乡居民对资源获利机会的均等。其次,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的涉农企业,实现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实施小城镇建设,实现乡村基础设施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较为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目前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题时,需要从国家宏观政策、制度创新、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城市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和社保体系,这些措施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出发,进一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分析了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金融财政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并试图找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二元结构下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元结构既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又是这些国家发展滞后的重要根源.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探讨了二元经济理论的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的适应性,并从公共财政二元分配体制的视角分析了这种结构形成及其进一步固化的原因,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对策,为促使这种结构向一元同质的现代化结构转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障碍,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在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负面影响,如何破解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好农村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实现自由迁徙和向城镇转移,是成都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成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因素及该因素对成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产生的影响分析,从横向城市比较和纵向经济史分析两方面角度论证得出制度变迁是决定成都市农村人口转移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抽样调查结果,明确指出在当前成都市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基本破除的情况下,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对农民工的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的保障,通过创新市民化举措,使他们真正转变为市民。对于尚未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则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升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拥有美好的发展预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由来已久,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又具有多方面的突出特征.追究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产生的原因,不能不说与中国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近年来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之所以未得到有效缓解,主要症结在于体制性障碍.因此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变城乡二元结构为一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表现为不规则的波动性.文章通过构建各种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趋势进行测算,找出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安排不合理、资源配置失衡、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受阻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加强农业自身的发展;加快宁夏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实现宁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顺利转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都造成了很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稳定,也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还会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需不足.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已走过了200多年.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进程已达到50%左右,发达国家则达到了70%以上.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持续存在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因素和市场因素.行政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体系,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应该加快城市化进程,其次应该协调工业化战略,同时应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扩大内需,改变我国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稳定.还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政策对于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提出了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呈现城乡发展失衡的现象。本文从需求和供给层面展开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保障需求较为强烈,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供给存在区域差异显著、农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农村低保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大力构建梯度式低保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人口城乡二元化趋势日益显现,其在区域间的表现是突出的且非均衡的。文章基于城乡视角,分析了人口二元化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效应机理,并运用混截面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城乡二元化对经济二元结构的固化效应,而这种固化效应更多的是源自劳动力比重的城乡差异性。因此,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路径应十分重视人口这一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发以来,成都第三产业总体及内部各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但各行业所占比重处于动态变化中,四个层次的发展也各不相同;特别是金融保险业、科研及综合科技服务业发展不足,使得第三产业发展很难有质的突破.应大力促进金融保险业和综合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要加快旅游业、房地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认为不发达国家走向经济发达的机制就是促使现代工业部门发展,随后将利润投资于农业。同时,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大量转移劳动力,经济实现由传统农业为主转向以现代工业为主。从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首先分析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状况和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然后提出应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妥善转移安排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乡镇经济、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等措施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状况,使城乡走上合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城乡分割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走出多重二元结构,转向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社会成为当代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性课题,探讨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在分析产生农民工问题的原因时,也有很多的解释,本文主要是从二元结构这一个角度来剖析农民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探讨“二元经济”结构的运行模式与西部贫困化的关系,分析西部“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指出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对策。旨在为西部地区实施“绿色”扶贫开发战略规划,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