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经济学寓言的重要性 现代经济学借助复杂的数学工具构建了一个严谨的公理化体系,因此越来越像一门“科学”了,这令行内的经济学家沾沾自喜,但却受到行外的普通读者频频指摘。的确,从形式上看,经济学越来越像一门“玄学”了,它的术语和方程几乎将所有非专业人士拒之门外。然而,情况并没有这么严重。因为经济学家在写作专业论文时,通常都遵循一些“八股”式的结构,即先是“导论”,接着是“模型”,最后是“结论”。就我所研究的契约与组织理论而言,更有趣的是,作者通常都会在“导论”部分讲—个通俗的故事,或者虚构一个寓言,借以表达文章的主要逻辑和结论。欧美顶级经济学杂志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完全允许作者这样写作。这样,即便一个完全不懂数学的人,也能通过了解故事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我相信,国内那些批评主流经济学过于“玄乎”的人,如果真正了解国际经济学文献,至少会稍微改变对主流经济学的“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是资源配置的科学,是关于如何理性选择的科学,所以,它既与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大事息息相关,也与企业的成本、利润、价格、产量密切相关。甚至普通百姓家长里短、生活琐事,也可以透过经济学的理性视角,显露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富有启发的侧面。经济学的历史虽然仅有两百多年,但经济学的思想却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在适应自然、挑战自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许多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而通过故事讲授经济学也是钟情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业内人士的拿手好戏。本文就这两个方面,各举一例,以便与读者一起感受经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拙作《小书包里的经济学》马上就要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让孩子学习经济学的图书。该书是在借鉴世界上儿童经济学教育最先进的国家美国的经验的基础上写作完成的,无论其理念(孩子要从小学习经济学)、内容(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是学习方法(通过读故事学习经济学),都参考了美国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应怎样研究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涛 《当代财经》2000,(12):9-14
经济学应重视对人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人并非都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之间也是有差异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中国经济学家应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成果,重视对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报酬递增在主流经济学中何以缺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巍  韩冰 《经济学家》2002,(5):62-67
作为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的报酬递减假设,与越来越多的经济部门中呈现的报酬递增现象相背离。报酬递增在现实和理论中一直都存在着,但却没有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学方法论存在问题。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无法提供报酬递增理论的生存土壤,从而使得报酬递增这一鲜活的经济现实在主流经济理论中找不到恰当的解释。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完善,报酬递增理论将会以真实、完整的面目示人。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改造,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深化了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为研究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7.
缓解贫困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古老的敌人。比起其他社会科学,经济学对贫困的解读要滞后一些,其研究历程在经过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结构、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批判和主流经济学的沉寂之后,开始注重贫困发生和缓解中的人文性、社会性、文化性等非经济因素分析与经济、技术因素的整合及运用。因此,破解亘古至今的贫困之谜,经济学必须张扬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将对21世纪人类反贫困的制度安排、技术操作、组织构建和物质援助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季小江 《经济论坛》2006,(15):50-51
从2005年温总理提出要关注穷人经济学之后,穷人经济学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虽然今天还没有严格学术意义上的穷人经济学的著作,但是,关于穷人经济学的大讨论还是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斯密和他之前的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幸福是经济学之中的重要元素,经济学缺少了幸福的理念将会跑偏方向,缺少了经济学的幸福也无法良好发展.但是之后的200多年里很多欧美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发展呈现出幸福感少甚至幸福感消失的情况,文章主要基于幸福经济学的理念来再次解读经济学的成本、消费和财富,不仅能够显著拓展经济学的范围,还能保证政策更加符合民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所有的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这一命题。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关于产权的制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综合分析了制度经济学本质上都是研究产权安排或者说是以产权为核心而展开的;第四部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它与其他流派经济学的关系等问题,得出结论: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现在是显学。人人都在谈经济学。而且,越是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分析这个世界,越是觉得经济学很神奇,因为它的解释力超乎寻常。这也是曼昆在哈佛开的入门经济学常盛不衰,选课的学生多达上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冯彦玲 《时代经贸》2012,(14):219-219
很多经济学理论都应该到实际当中,本文对经济学中的逻辑建构做了简单分析,对经济学理论下财务公开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科学标准的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金沛  邢祖礼 《财经研究》2005,31(12):41-53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的运用历来都存在争议.文章在对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区分的缘起、内容和产生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对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经济学研究中忽视甚至无视价值判断等一系列规范性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规范方法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经济学本身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实证主义经济学和规范主义经济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这个词一直被看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学科,是运用专业方法对经济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对未来市场趋势进行科学性的预测,但是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思想却是源于生活实践中的,本文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其实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契约经济学发展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经济学是近20年来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新古典经济学中无法解释的许多实际问题,运用契约经济学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理解。科斯(1937)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应有的地位。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契约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主要围绕几个主题对契约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进行综述,并对契约经济学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需要生态经济学的指导,同时它又能促进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当前主流经济学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很多缺陷,这为生态经济学进入政策决策并成为主流经济学提供了适时的机会。本文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经济学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学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它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给学生讲授现代经济学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的学问,它的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俨然已形成了“经济学帝国”。经济学家们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生活,都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所以我时常试图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以期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8.
熊波 《当代经济》2007,(10S):172-173
数学方法的运用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学使经济学走向成熟和科学。然而,并非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能用数学方法解释和解决,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靠经济学知识而不是数学取胜。但这两者之间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的关系。“滥用教学”与“排斥数学”都是一种极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对竞争力的解释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金碚 《经济管理》2002,(22):4-12
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即逐步放松假条件的逻辑框架。对竞争力可以不同的假条件为前提,从不同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可以对竞争力研究做出贡献,但由于各分支学科的假设前提和分析工具不同,所以,所关注的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有一定的区别,竞争力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竞争力理论经济学、竞争力应用经济学和竞争力研究。在抽象层次上的研究主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的逻辑方法,而当进入较具体层次的研究领域,则越来越倾向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所重合,被研究者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希望和可借鉴的对象。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的理解和对制度演进的研究方法都与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目标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而不是完善,这些差异说明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难以替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