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首都部分经济界人士和地方政府官员在京就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对策问题,进行了座谈。 北京市经委改革办公室主任沙生良同志指出,从参加试点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分析,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新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并以自然垄断国有企业这一特殊样本为例分析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成效、难点与重点。从成效上看,总体而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国企改革标准“骨骼”框架已经建立。从难点上看,在国企改革“骨骼”架构业已明确的情况下,“肌肉”组成还需加强,例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主业经营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因此,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不断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机遇,突出国有企业的主业绩效,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1995年,中国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及对策夏行佩──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必由之路,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在传统体制下生长起来的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  相似文献   

5.
王亚平 《北方经济》1994,(6):12-15,25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难点与对策王亚平(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一、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难点我国企业改革15年来的历程表明,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制度创新,其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把国有企业改造为公司...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与对策综述吴雨霖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难点及对策提出的不同见解,可大致归纳如下。难点之一:认识上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认识上的分歧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困难。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有很多困难。一个重要困难...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热点冷思张旭/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入改革问题不仅成为一个热点,而更现实地成为一个难点。从经济角度上讲,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程度和国家实力的根本增强;从政治方面讲,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无疑是改革要有新突破的难点之一。所谓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仍然巨大,以及未能建立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笔认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围绕三个重点、三个目标系统推进,方能收到更大效果。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我发展活力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处是产权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五结合: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吴柏要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心环节。就是这个“中心环节”我们叫了多少年了,发的文件最多,用的气力最大,结果最不理想,成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成了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新旧体制的磨擦与碰撞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所遇到的矛盾越来越复杂,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和领导这场深层次的改革中,要在“三个有利于”原则指导下,坚持敢想敢干,敢于摆脱各种矛盾和困扰,向改革的深层次和新领域挺进。这样,才能取得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性胜利.一、突破难点问题的困扰,坚持解决好实质性矛盾国有企业改革,有许多难点问题既绕不开,也躲不过。如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富余人员过多,资产变幻不实,企业办社会等等,这些问题造成了国有企业的负担过重,把国有企业拖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相沟通与交流将为促进无锡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这是从无锡市50多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首次共聚一堂的·切切开生面的集体性时话中得出的答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各级政府都在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与企业改革配套的各项改革步伐,努力走出、条符合实际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同时,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也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Ifl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无锡市工商联会员联谊会主动邀请无锡市知名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各级部门与广大企业都在认真领会江总书记讲话精神,争取在不久的将来使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有一个突破。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搞好国有企业,必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抓。这里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在地区和行业的领导能从大局出发,从发展出发,及时协调与解决问题;一是企业自身的领导班子要配备与建设好。因为国有企业改革绝不是一两个部门的具体业务而涉及到各个部门,必须由各有关部门的领导通力协作,统筹兼顾;国有企业又直接关系着两个转变能否顺利实现,直接连接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并直接体现党的政策与方针的落实,只有好的高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企业领导班子才是体现意志、解  相似文献   

14.
建立企业集团是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刘力钢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从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角度看,加强企业集团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一建立企业集团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组建企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分析改革的特点并进行经验总结。国企制度变迁过程具有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因素交互作用,但强制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特点。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经营者与政府反复博弈的过程。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最终实现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契合是改革所坚持的目标;政府的明智抉择是民间的改革创举得以推行的决定性因素;正确对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简政放权、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和“改革管理模式,实行承包责任制”等几个阶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的今天,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处于困境。一个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仍面临着种种障碍,而这些障碍影响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国有企业要摆脱困境,必须消除这些障碍,采取有效的对策,推动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1、来自政府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在投资决策上政府对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很多改革措施已经触及国企的深层次矛盾,而其中对薪酬制度的改革由于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更是一个改革难点,本文尝试对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理顺政企关系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刁秀海赵秀丽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稳步推进,政企关系将呈现多元化格局。能否理顺这种关系,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甚至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田维斌  严莹 《开发研究》2004,(6):113-114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是现行国有企业模糊的产权关系。只有通过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调整国有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建立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多元产权结构的产权关系模式,才能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国有企业。这说明现代国有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在各国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有企业都在发生变化,这突出地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非国有化”或“私有化”浪潮。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效益不佳,财政负担重;二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变化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整。日本、瑞典、新加坡和英国等国在80年代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采取较大的改革动作,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私营化和分权化管理方式。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在保持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特色的基础上,也探索了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些国家出现了几种定型和典型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尽管方式不同,但各国改革的目标基本都是使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组织形式都在向公司化发展,试图找到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的最合适控制点的放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