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与企业》2005,(6):69-69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指出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以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核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集中讨论了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他们认为建立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本文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我国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是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必由之路,其中必须强化城市规划的综合职能,以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人类的新技术革命是21世纪初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确实如此,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也是目前被城市化的速度最快的人群,这意味着每年有一批农民兄弟成为城市人,有一批乡村被城市化。但在这样快的被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的建筑和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很多事情未来得及细细思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中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程度快速发展,城市化率由1979年17.9%,提高到2007年45%左右。有关专家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5%左右。城市化的推进使城市成为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主要结点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青 《价值工程》2010,29(15):145-145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中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有特点的小城镇,作者借鉴当前不少城市的做法,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在小城镇中的应用作出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铁臻 《经济界》2000,(1):32-36
21世纪即将到来,新世纪是人类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中国的经济仍将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市化将是新世纪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强大动力。一、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近代和现代经济发展的伴生物。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资料,1992年美国城市化水平为76%,日本为77%,英国为89%,法国为73%,加拿大为78%O中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改革而发展的。城镇人口1949年3949.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19…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面向21世纪的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城市化,在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向城市社会的进步。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向现代化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展开的,是中国社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大的政治发展历程。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邓小平理论对城市开发的指导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化进程以其飞快的发展速度证明了这一点。“截止到2007年末,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5个,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4.9%,其中,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  相似文献   

9.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刘世坚叶效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据估算,到21世纪初,我国城市化水平将由目前的30%发展到40%,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增至40个以上,城市总人口将增至1~1.2亿,城市流动人口也将...  相似文献   

10.
<正>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城市化发展战略形态的革命性变革,走一条节约型、友好型、低碳型和生态型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建设低碳经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什么城市是目前中国人最想去的城市呢?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近期进行“中国工作首选城市”的调查,得到大量网民热情的支持,收到合格样本9963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未来 2 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 2 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1 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 ,中等收入国家为 6 0 % ,低收入国家为2 8% ,而中国城市化率还不到 30 % ,与低收入国家相近 ,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三十个百分点 ,…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江苏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房地产投资额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最优相关模型得出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投资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达3倍之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收入差距造成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直接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保持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对于经济相对高速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高度集聚的城市是必然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人们一谈到中国城市化战略时都集中到城市规模论、人均GDP论上。而最该关注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等城市化的本质问题.却一直得不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三.城市化进程中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治发展的关键是要保障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变革与发展,不断推进城市民主政治的进程,以实现城市现代人的充分发展和城市民主政治的充分表达。1.深刻认识城市化进程中政治发展目标要求与国内资源短缺条件约束的相互作用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发展资源短缺集中表现在资源短缺的相对广泛性、长期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这五个方面。中国城市化发展既有资源短缺约束的特点,又有市场约束的作用。1994年…  相似文献   

17.
系统观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折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茫茫无尽的荒野走进楼宇林立的城市,人类不断从无知走向文明,又继续从文明迈向更高的文明。城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的见证,处处散发着智慧之光。21世纪有“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之称,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界。早在1993年联合国东京“大城市管理”会议就宣告:“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人居大会,与会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和政府代表团通过的宣言中指出:“城镇是文明中心,他们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进步”,并再次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这些预言阐明了城市化是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剧的今天,城市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的城市,等于一座没有生命的孤城,必将被滔滔的历史洪流所淹没。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性格,也许岁月会随风飘逝,可打上品牌烙印的城市的脸孔却会永远清晰。  相似文献   

18.
李瑜 《上海房地》2012,(9):28-3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201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直接促成了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城区建设,城市范围越来越大。然而,城市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产生了许多城市问题.其中包括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而备受关注的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农民转入城市的增加,又一次诱发了人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社会学家在评价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时认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达国家,大多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的时期里走完了城市化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4%,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一、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效率 21世纪被称为中国的"城市世纪",中国正在迎来城市化的浪潮.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政府担当着为城市经济的良好运转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确保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充足供应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