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停车收费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市高速公路ETC系统建设情况,并对当前天津ETC系统运营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加快ETC发展的建议。发展概况一、建设情况天津市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收费系统工程是京津冀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的一部分,包括1个ETC清分结算中心、3个发行网点,市域范围的所有高速公路车道均可实现ETC车道不停车收费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态     
正国务院要求加快高速公路ETC建设中国政府网8月21日披露,国务院发布若干意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专家认为,这无疑利好相关上市公司。意见指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要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加油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财富证券分析师赵欢认为,国务院推动加快ETC建设利好相关上市公司。目前,上市公司中海科技主营就是ETC产品。此外,航天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态     
正明年九月底有望一卡行遍全国高速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工作,力争到20 1 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 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交通运输部将成立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协调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依托京津冀区域ETC清分结算系统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中心系统;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开展省级收费结算系统联网改造;在不影响各省(区、市)原有联网收费主体结算账户的基础上,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统一的跨省结算账户。制定《公路电子收费联网运营与服务规范》,建设全国统一的ETC门户网站,探索建立异地充值、网上充值等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课题组传来消息,今后,我国将逐步实施统一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标堆。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在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政策后,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但是随着的ETC政策的逐渐放宽以及ETC全国联网的实现,部分司机车主在通过ETC车道时,想方设法逃缴车辆通行费。本文从陕西省高速公路现有ETC车道过车情况出发,对ETC逃漏通行费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管理对策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多车道自由流概述 随着全国各地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工程的投入使用,各省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用户数量稳步增长,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逐步完善.但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ETC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单车道不停车收费系统,虽然能做到不停车,但还需要有收费站存在,还要设置自动栏杆、具有车道隔离,电子收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必须低速沿某个车道行驶通过,从系统的交易速度、数据通信速率、微波通信距离、交通设施需求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很大程度地限制了ETC系统在智能交通应用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近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下达了201O年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计划,年内将陆续在25个收费站点建设50余条ETC车道,陕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全面启动。2009年,陕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系统全面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1年的测试运行、试运行,北京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于5月1日零时起正式进入运行阶段。今后装有电子收费车载装置的车辆在北京市域内通行高速公路时将享受9.5折通行费优惠,优惠期暂定3年。  相似文献   

9.
通过1年的测试运行、试运行,北京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于5月1日零时起正式进入运行阶段。今后装有电子收费车载装置的车辆在北京市域内通行高速公路时将享受9.5折通行费优惠,优惠期暂定3年。  相似文献   

10.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全国高速公路已经普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12年7月,ETC车道已遍布全省所有的出入口收费站,为广大的ETC用户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快捷。目前这些车道主要设置在收费站出入口,但路网的标识站系统尚不支持不停车刷卡功能,这对ETC用户是一种无形的损失。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ETC系统建设和用户发展,建设带有不停车刷卡功能的标识站车道,对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普及电子收费的高速公路收费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心系统扩容升级,收费通信网络升级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收费车型标准化、清分结算系统、省际共建车道、ETC车道监管系统、电子缴费系统升级、收费中心系统扩容升级等方面,该项目建设提升了车道收费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升级和数据迁移,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电子缴费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2.
据交通运输部"2015年完成民生10件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交通部将完成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全国联网、在20个城市实现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工程全部开工、建设100对高速公路示范服务区等。在ETC联网项目方面,在2014年已实现的14个省市ETC联网基础上,今年基本实现高速公路ETC全国联网,打破分割管理现状,提高通行能力和效率,有效缓解收费站交通拥堵,发挥路网整体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国标GB/T20851的颁布以及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的验收,国内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已逐步进入规模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众多国内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生产ETC设备,为ETC系统的规模建设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子不停车收费"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即车辆不停车地通过收费站点而实现收取过路费的收费方式.实施不停车收费,可以允许车辆高速通过,故可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编程方法,此系统由软、硬件实现,主要包括车道数据采集,计算机管理系统,道路运营管理系统、结算中心管理系统、客户服务中心管理系统、银行管理系统等模块.  相似文献   

15.
日本ETC系统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学习日本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电子不停车收费事业的发展,2006年12月7日至13日,笔者对日本的ETC系统进行了详细考察,期间走访了日本政府管理部门一国土交通省、政府下设管理机构一公路产业发展协会、道路系统增强协会、高速公路业主单位一东日本高速公路公司和ETC卡的发行机构之一一日本中小企业协同组合,实地参观了日本的ETC车道,对日本ETC系统的推广实施做法和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部分,收费系统中储存着大量高速公路收费信息和用户资料,一旦发生信息泄漏将直接损害高速公路通行用户与高速公路业主的利益,因此应对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给予足够重视。本文结合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ETC中心结算与发行客服系统工程,分析影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针对系统安全采取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从而降低收费系统运行风险,提高运行效率,保证联网收费业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2008年12月31日率先在上海与江苏开通。本次上海开通试运行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为一期工程,共安装了80条ETC车道,分布全市634公里高速公路网的30个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以省市间射线高速公路为主。江苏省一期工程共安装了23条ETC专用车道,分布14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其中包括苏沪交界的3条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0月,交通部颁布实施《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把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作为下一阶段联网收费的主流技术,旨在改善高速公路主线及大中城市周边站点的拥堵状况,提高其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以ETC为技术支撑,开创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由省域或省内区域(按“片”)联网收费向跨省市大区域(按“面”)联网收费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目前ETC系统在各省高速公路收费站上正逐步普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提高收费车道通行能力、缩短车辆通行时间的同时,也给公路收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ETC系统要求车道控制系统具备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高的准确性.国内大部分的收费系统控制系统在通用硬件平台(即工业控制计算机)安装windows操作平台,收费系统在该环境下运行,容易受外部进程的影响,导致收费进程停顿或延迟,易受病毒感染,影响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传统的车道控制系统在实时性、稳定性、可靠性不能满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联网ETC在沪苏浙高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不停车收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收费方式,车辆以不停车方式通过收费站,能够明显地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降低收费站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有效降低收费运营成本。近年来,随着广东、福建、北京等省市部分高速公路ETC车道的开通运行,交通运输部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建立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