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1983年西方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西方经济经历了1980—1982年战后最严重、最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后,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暂时缓和,从1983年初开始走向回升,但发展很不平衡。从1973—75年危机过后第一年的情况看,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回升幅度(1976年比1975年):美国为5.4%,日本5.3%,欧洲共同体平均5.0%;而1983年美国的经济增幅为3.3%,日本为3.0%,欧洲共同体只为0.8%,其中英国增长2.1%,联邦德国增1.3%,法国增0.5%,意大利则下降1.4%。从工业生产指数看,经过将近一年的回升,到1983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已超过危机前高点2.1%,日本超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美国利率趋势总的来说趋降,1980年贴现率为13%,优惠放款利率为21.5%,到1985年7月,分别降至7.5%、9.5%。其中1982、1983年利率水平相对稳定。198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利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84年9月到1985年6月,美国三次降低贴现率,七次降低优  相似文献   

3.
1981年8月开始的生产下降,是实际高利率引起的非周期性危机,是过去没有见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虽然在危机中物价上涨减缓,但“滞涨”不是减轻,而是更加严重了。今后一年的美国消费物价上涨率估计比过去一年的5.8%(1981年8月至1982年8月)稍大些;但是如果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适当放松对货币增长率的严格控制政策,物价上涨率会加大。利率总的趋势难有大的下降,当前虽有下降,但随后会回升;短期利率变动较大,长期利率变动较小,后者会严重影响固定资本投资。关于经济前景,由矛盾的发展进程来看,首先,今年下半年生产将回升,其次,回升将受到高利率的阻碍和削弱,明年上半年生产增长将减缓;最后,回升的末尾(初步估计在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经济、社会的危机和紊乱。  相似文献   

4.
<正> 一、国际贸易量增长起伏波动世界经济经历了七十年代漫长的“滞胀”阶段之后,在八十年代初,又遭到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侵袭,致使国际贸易陷入了零增长(1981年)和负增长(1982年)的困境.从1983年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步入经济回升,国际贸易量的增长也即转负为正,1983  相似文献   

5.
日本自50年代以来,经济始终保持较高的的增长速度。在日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严重的通货膨胀。1960—1970年,日本平均物价上涨率为5.8%,1970~1977年,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平均上涨率为10.7%。为此,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物价的管理,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干预。自1981年到1993年,日本  相似文献   

6.
1958年A·菲利普斯提出菲利普斯曲线后,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内的许多方面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理论。但对从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从业务人员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分析1979年~2004年的统计资料,旨在探讨:从业务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曲线;从业务人员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曲;从业人员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这里以资本市场的变化为背景,将国际经济动向简单作一概括。1983年起西方经济总算摆脱了连续三年的危机状态,开始走向复苏。这种局面的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开始稳定以及美国里根总统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是分不开的。美国在石油供求关系缓和的情况下,尽管财政出现庞大赤字,却仍然采取减税,并实行对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给予优惠等措施。于是从1983年年初开始,个人消费和住宅建设便开始回升,接着库存投资和设备投资不断增长,从年底起便出现全面回升的现象。美国市场容量庞大,它的经济回升对其它国家,  相似文献   

8.
一、资本主义各国化学工业从长期衰退中开始复苏今年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的逐渐好转,化学工业也出现了恢复的迹象.生产持续回升,开工率有所提高,化工品销售增加,厂商的收益明显增长,失业率开始下降.美国情况较好,西欧日本差些.美国的化学工业一向是西方各国化学工业的"晴雨表".去年化工生产比1981年下降9%,降到1980年危机以来的低点,只及1977年水平.但自去年11月起逐月回升,今年4月比11月升8.5%,化工原料4月比去年同期升6.6%,合成材料猛升13.4%,4月开工率从  相似文献   

9.
1983年是国际商品市场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一年。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在1984年内是否还将持续,或将逐渐有所减缓以至消失,已成为人们日益密切关注的问题。一国际商品市场在经历了大约两年的停滞和下降后,1983年逐渐趋于好转,除少数商品外,价格自1982年11月起也开始止跌回升。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编制发表的以美元计算的“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1982年10月降至低点为70.2(1980年=100,下同),其后即基本上逐月有所回升,至1983年8-9月指数升至88.4,即较1982年10月回升了约25.9%;8—9月以后虽一度有所回降,但12月指数为88.3,较1982年10月仍回升25.8%,较上年同期则回升21.5%。其中原料类商品1983年12  相似文献   

10.
一自1979年以来,西方经济陷入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失业人数持续上升,企业破产数字创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最高纪录;世界贸易明显萎缩,世界贸易出口值1980年为19,945亿美元,1981年为19,620亿美元,1981年比1980年下降1.5%,1982年世界贸易额继续减退.世界贸易连续三年停滞,这在战后是罕见的.经济衰退和贸易萎缩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市场争夺加剧,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呆滞,销售困难,商品价格一再下跌,跌幅是战后以来历次危机中最大的,持续下跌的时间是最长的,波及的面也是最广的.从1980年以来,陷于"滞胀"困境中的西方国家被迫改变传统的经济政策,普遍把经济  相似文献   

11.
赵波 《商业研究》2002,(24):18-19
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是一个国家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高的经济增长率与稳定的物价在长期内是统一的 ,针对这一点 ,一方面可以从理论上加以推导 ,另一方面可以用武汉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加以验证。从中得到一些关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已经过去.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九五”首年旗开得胜,实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当前全国的经济形势,是1993年实现宏观调控以来最好的时期.与前几年相比,物价涨幅已由1994年的21.7%下降到今年预计的6.5%左右,降幅达1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由13%以上的过热增长,平稳回落并保持在10%左右,初步形成了“九五”计划要求的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发展格局.经过三年来的努力,我们有效的解决了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坚决贯彻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已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其中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我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和议定书。近几年,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198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比1982年增长4.9%,剔除价格下跌因素,实际出口量增长了11%,实际进口量增长了29.4%。但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在外贸体制改革中,把不该分散的外贸行政管理权和一部分经营权也分散了,在出口经营成交上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一度发生了一些地方外贸企业之间争货源,争客户,抬价收购,对外售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都处于萧条状态,工业生产回升非常缓慢,曲折波动很大,投资和需求都很不振,失业增加,各国物价涨势虽有减弱,但幅度仍大。国际市场贸易萎缩,多数产品价格疲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很高,货币汇率波动特别大。1982年资本主义经济前景如何发展,这是当前人们至为关切而难以估计的问题。本文将就此作些粗浅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三年多来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实施,通货膨胀得到明显抑制,湖北省国民经济按照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健康运行,大灾之年基本实现了“保规划、保目标、保发展”.初步预计,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5%左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比上年回落近10个百分点,可降至7%左右,形成了近四年来首次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格局.农业生产战胜特大洪涝灾害,夺得较好收成;工业生产克服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调控经济和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银行利率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和各国政府掌握的重要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率是各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调整、控制、管理、稳定、引导宏观经济的颇有效力的手段,我国政府在近10多年来,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利率这个经济杠杆。随着经济“软着陆”,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物价稳定和回落,特别在1997年10月以来,出现经济增长趋缓,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销售不畅,物价递跌状况后,提高有效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成为政府部门及理论界议论的焦点,形成了降息以抑制储蓄、挤出消费的一些宏…  相似文献   

17.
名言新闻     
《财经界》1999,(5)
中国通货紧缩了吗?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说,今年我们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国际上已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预见到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物价从1997年至今已连续18个月下降。这么长的时间物价连续下降,不能不说是通货紧缩。今天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与西方国家在30年代出现的那种通货紧缩不同。那时物价下降30%,经济大萧条,今  相似文献   

18.
一由高利率(指实际利率)这个非周期性因素引起的美匡最近这次经济危机,已于1982年11月到底,12月起美国工业生产止跌回升,到今年6月,已连续回升了七个月.从当前美国经济回升的主要指标来看,美国工业生产的回升将持续下去.1.整个工业生产和各主要部门的生产都已回升.工业生产总指数从去年12月到今年6月共回升了8.2%,今年4月份比3月份增长了2%,是1975年8月以来增幅最大的,5月  相似文献   

19.
1981年以来,西方金融货币市场剧烈动荡。美国利率和美元汇价,在美国里根政府经济政策的强烈影响下,到8月中旬达到高峰,以后随着美国利率的下降,美元汇价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仍在较高水平上摆动。其它主要西方国家,尽管经济严重困难,失业剧增,但在美国高利率政策和本国货币汇价急剧下跌的压力下,被迫反常地采取了紧缩政策,把利率也相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为保卫本国货币汇价,在货币市场上进行了大量的干预。8  相似文献   

20.
《财贸经济》1994,(11):22-25
在沉寂了三年(1990—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又一次遭受通货膨胀的袭击。今年,通货膨胀更是来势凶猛,年初物价上涨率就高攀至20%。如何认识和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又一次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现将近年来经济学界关于这方面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我国当前宏观调控首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还是失业问题 1993年以来,我国出现两位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1994年物价上涨率继续攀高。与此同时,失业率也有所提高,城市失业率从1992年底的2.2%提高到1993年底的2.64%。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宏观政策取向,或宏观调控首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还是失业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中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改革》1994年第2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主张。 一种观点认为应着力解决失业问题。如有的文章提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就业优先,兼顾物价稳定。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第一,受害者的情况不同。通货膨胀几乎使绝大多数人受害。正因为是几乎绝大多数人受害,所以尽管大家都埋怨,都叫苦,但一般不会有人出来带头闹事。失业则不同,失业只是一部分人受害。他们心理不平衡。同时,正因为这些人没有收入,所以矛盾容易激化,或者演变为社会治安问题,或者组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如果说通货膨胀与失业都会引发社会动荡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