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丽清 《商业研究》2001,(1):145-145,181
商务谈判,是指在商务活动中双方为了协调彼此之间的商务关系,满足各自的商务需求,通过协商对话以争取达成某项商务交易的行为和过程。谈判任何一方都要努力为自己争取较多的利益。谈判的实质就是双方利益的“交换和切割”,怎样更好地借谈判来交换和切割彼此利益,这是谈判的目的,因此谈判必须重视八项要领。  相似文献   

2.
让步,是现代国际商务谈判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这样说,任何一次商务谈判的成功,都离不开参与方的必要妥协和适当让步。无论是维护本方利益、着眼长期合作的主动让步,还是阐明双方利益、指明合作前景而促使对方做出的让步,都必须找准双方利益与合作关系的聚合点、切入点,都需要谈判者具有高人一筹的谈判艺术和灵活机动的谈判策略。本文将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促使对方让步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需要与谈判     
商务谈判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观重要内容。它作为经济活动中经济交往的起点,对于促进商务贸易的成功,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规律,驾驭谈判过程,取得成功的谈判结局,对于商务工作者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所谓谈判,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OJ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文章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正确处理人的因素与谈判双方实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期更好的指导商务谈判实践。  相似文献   

5.
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谈判技巧的运用,特别是语用关照是决定国际商务谈判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就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和调整各自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谋求在某一点上取得妥协,从而使双方都感到有利,达成协议。然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不同的利益需求、认知误解,或其他一些无形因素都会引起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邢新影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110-111
商务谈判是双方不断调整利益、解决冲突最终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谈判的语言策略对争取己方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you know在谈判语境中的如下功能进行剖析:元认知功能,即传递有关语言的信息本身;提醒功能,即吸引听话人注意力,增强后续话语的劝说力;认知功能,扩大或强化双方对谈判语境的共同认知。  相似文献   

8.
"欲擒故纵"源于孙子兵法,其策略可以运用到现代商务谈判中来,主要原因在于谈判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探讨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说明了如何在商务谈判中成功运用"欲擒故纵"策略,希望对谈判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谈判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行为。在商场或地摊的讨价还价,和同事之间工作意见的交换,与亲戚朋友情感的沟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一种谈判,也反映了谈判活动的多个层面。可见,谈判源于各方观点、利益的分歧或冲突,通过谈判过程沟通协调,逐渐达成一致、妥协。谈判活动是社会进步后,人类解决纠纷的一种文明的方式。关于谈判的定义很多,但大体上都认为谈判是一个解决冲突纷争、协调利益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往来中,对双方或多方的经济纠纷和商业利益的沟通协调,就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商务谈判。于是关于商务谈判的理论研究也与日俱增。简单而言,商务谈判是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的行为。这种商业行为运用各种策略和战术,以取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效果,有很多相关的理论阐释和经验积累。大多数的谈判理论基本上是将自己过去相关的谈判经验和体会加以总结和升华,上升到理论高度。其显著的特点是,把谈判的重心放在怎样使自己占据主动,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运用谋略和战术,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谈判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的理论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现代商业活动的依赖性越...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商务谈判日趋频繁。在谈判过程中参与者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阐明双方利益,从而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语言作为谈判双方的纽带,如果能够审时度势、合理运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所以商务谈判人员有必要对语言技巧进行研究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强力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务谈判是指商务往来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就各种提议和承诺进行洽谈协商的过程。其核心在于谋求一致、各得其所。故谈判又称为“互惠互利的合作事业”。一场成功的谈判意味着谈判双方均为赢家,达成“赢-赢协议”(A Win-Deal)是现代商务谈判模式中谈判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在商务谈判实践中,由于时间、地点、参与方等诸多因素,“双赢方案”的实施常常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谈判各方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因此人们一直在探求一种强有效的方式来推进谈判进程。强力谈判策略(Power Negotiation Tacics)遵循“互惠互利”的谈判方针,即谋取本方利益的同时又尽量给予对方以满足感,成功运用该策略将帮助谈判者积极有效地引导谈判朝着“双赢”的方向发展。本文作者试就强力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开局、中局、终局等三个阶段具体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使最终的成交条件接近对方的底线,从而使得己方的谈判利益最大化。在很多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的利益是矛盾而对立的,而谈判利益的的分配主要取决于谈判双方的谈判实力的对比,谈判实力越强,谈判中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3.
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谈判活动成败以及双方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作者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以及French & Raven的社会权力基础理论,提出低调陈述的权力顺应这一理论模式,通过对商务谈判话语中的低调陈述这一话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谈判过程中各种相关的权力因素,最后探讨低调陈述语言使用的顺应性特征,即顺应制约谈判过程的各种权力以完成既定的谈判目的,从而实观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王天驰 《商场现代化》2014,(26):167-169
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主要是进行跨国界及文化传统的商务交流。一般来说,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及语言交流中的不畅通,很容易在谈判中给谈判双方带来或产生误解,导致国际商务活动的失败。因此,本文从商务谈判人员在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产生原因入手,分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文化差异对谈判双方的沟通与谈判风格及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博弈论看商务谈判僵局的本质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谈判中的僵局是谈判双方都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只有了解了商务谈判僵局产生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好谈判中的僵局。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商务谈判僵局的本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挖掘共同利益的过程中既可以寻求到瓜分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又可寻找到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实现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刘道影 《商场现代化》2008,(17):214-215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商务交往的增加,商务谈判将普遍存在于各种国际商务活动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通常会受到语言环境、话题以及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模糊言语来实现自己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或是使语言表达更加委婉、灵活或是用来掩饰,回避话题或是出于礼貌,避免直接。  相似文献   

17.
商务谈判,说到底是一种人际沟通,是谈判者之间感知交流与沟通的基本过程。处于不同地位的谈判者,对谈判议题的立场感知、利益感知的不同反应,产生了经济人之间的商务谈判。通过谈判者彼此之间感知的交流或沟通,促使谈判协议的形成,实现谈判者的谈判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孟凡胜 《商业研究》2001,(2):117-118
商务谈判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谈判双方都想从对方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于是谈判双方争夺激烈。通常在谈判中实力较强,占有优势的一方,能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而实力较弱,处于劣势的一方则很难维护自己的利益。事实上劣势的一方也有比较优势,只要谈判活动安排得当,策略对头,改变劣势地位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商务谈判语言艺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谈判是在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它可以促进双方达成协议,是双方洽谈的一项重要环节,如果谈判的技巧不合适不但会使双方发生冲突导致贸易失败,更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语言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犹如桥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往往决定了谈判的成败。所以,掌握好商务谈判语言的技巧是双方达成协议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商务谈判是一种需要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的实践活动。在双方的谈判目标接近的基础上,要使商务谈判成功,语言表达技巧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