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赵杨 《审计月刊》2010,(8):49-51
目前,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主权债务危机几乎威胁着整个欧洲。此次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考验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对欧元区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希腊债务危机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此次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起,债务危机逐步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目前,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为136.8%,爱尔兰为112.7%,意大利为115.8%。  相似文献   

3.
若要避免“调结构”流于形式,深层次结构改革不可或缺。否则,今天的“危机债务”可能演变成明天的“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4.
主权债务危机催生欧洲公共服务改革自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起,债务危机逐步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目前,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债务总额与GDP之比为136.8%,爱尔兰为112.7%,意大利为115.8%。  相似文献   

5.
希腊债务危机风声刚过,爱尔兰又拉响了警报。早先拒绝外援的爱尔兰政府最终向欧盟提出了金融援助申请,主权债务危机的阴云依然笼罩欧元区。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尚未平息,由希腊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踵而来。如何理解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层原因,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外贸预期影响几何,如何应对欧洲债务危机是我国外贸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主权债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准确选取是主权债务危机正确预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据指标选取原则和参考国际上通用的预警指标,选取了宏观经济、债务总量、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以及其他等五方面的指标来作为主权债务危机的预警指标.主权债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准确选取对主权债务危机预警的准确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总会计师》2011,(10):30-34
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国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意大利和西班牙谁将是欧债危机下一个倒掉的“多米诺骨牌”成为议论沸点。  相似文献   

9.
张骋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7):17-17,2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资金的流动愈加频繁,一些国家便可通过举债发展经济。但是债务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资金合理利用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本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反之则会陷入债务危机。文章分析了近期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认为欧洲各国庞大债务与巨额赤字,以及欧盟治理机制的内在矛盾是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所在。中国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并转变发展方式,慎重建立或加入亚洲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10.
王巍 《河北企业》2012,(3):37-37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有效地抑制了全球经济下滑;但由于举债规模的扩大.各国政府的债务负担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对欧洲一些本来就债台高筑的国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既偶然又必然地爆发了。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的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至今日,危机阴影仍未散去,衍生出来的新危机不断,各国复苏前景堪忧。就在中国人欢度中秋小长假之际,希腊债务危机再度加剧,各国股市争先出现大幅下跌。实际上,三年来金融危机从没离开过,现在,全球债务危机更是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债务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覆盖面广,而且增长速度快,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分析高校债务危机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对策。一、高校债务危机成因高校债务危机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资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的后遗症持续发酵,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大宗商品价格危机,新兴市场通货膨账与资产泡沫危机等交相呼应。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各国都积极研讨防范债务危机改革方案,以加强对政府债务危机风险的监管。文章对我国政府债务恶化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若干化解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州日报》日前报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区内货币统一而财政相对独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允许分散发债,难免会有部分国家过度举债。债务不断累积,最终爆发债务危机。因此解决问题重要的趋势是从现在分散发债的体制逐步转向某种更加集中的发债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美债危机是次贷危机的延续,是信心危机的征兆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这一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2009年我们曾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将呈现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即私人部门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危机。政府大规模救市,由"政府高杠杆"替代"私人高杠杆",私人部门债务危机转化为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债务危机。这场债务危机已构成了深化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的主要障碍。当前,针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学界的基本思路是以债务重组解决债务危机。本文认为,债务重组并非是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从长期来看,企业摆脱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是项目投资,尤其是新项目投资。只是企业投资行为所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历次政府债务危机出发,设计了政府债务危机分析框架和债务危机四大触发机制,进而依次从财政收支、债务负担、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行为特征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和日本的政府债务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政府债务规模难以持续,其债务偿还存在诸多风险,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安全区域,风险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个别地方政府债务过重。  相似文献   

19.
受到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欧洲主权国家政府负债大增,并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本身经济长期增长乏力,再加上其中有些国家过度依赖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等容易产生泡沫的行业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最终引发了欧洲主权账务危机。为了减少欧洲债务危机对债务国和欧共体乃至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欧盟必须从债务危机国的财务救助,债务危机国财政赤字,债务危机国的福利制度,欧盟层面金融制度建设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王瑶 《财会通讯》2006,(7):40-41
(一)设立公共债务偿债基金的作用 首先,从制度上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要的资金来源。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还本付息成本迅速上升以及借新债还旧债情况的出现,如不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可能会出现债务危机,影响政府信誉。相对中央政府而言,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风险尤为严峻,地方政府所负各种债务的总体规模在不断膨胀的同时,逾期债务余额也在累积。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使偿债基金在我国的建立更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偿债基金制度。如果有充足的偿债基金作为保证,就能够确保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维护国家信誉,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