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但闲暇认知偏差,闲暇方式单一,闲暇品位低级,导致闲暇失范问题凸显,如闲暇无序、闲暇无度和闲暇无德。必须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闲暇道德氛围,加强家庭闲暇教育,加强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道德引领,以提高大学生闲暇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图像文化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影响,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闲暇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使大学生认识到闲暇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闲暇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女闲暇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闲暇时间少、闲暇生活缺乏自我意识、户内活动格调不高、疏于参加体育锻炼以及社交圈子封闭等是我国妇女闲暇生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论文通过调查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以发现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社会、学生自身和家庭四个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一些相应对策,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闲暇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时间里的自发、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学分制下的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闲暇,闲暇状态如何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大学生的闲暇状态并不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闲暇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亟需重视的课题。本文通过探讨经由社团活动开展闲暇教育的可行性,试图找到一条成功开展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生闲暇时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闲暇时间是指大学生除了上课学习、实验实习等活动时间之外的时间.大学生在闲暇时光中可以实现自身创造力和鉴赏力的提升,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利用好闲暇时光,并在闲暇时光中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把握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状况及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容量、内容、心态和观念.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各项工作,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较之前有了更为充裕的闲暇时间。对农民闲暇时间的分配问题的研究也因此成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福州城郊10个行政村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和实地考察,对城郊解农民闲暇时间的分配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福州市郊农民闲暇时间分配存在着每日的闲暇时间偏少、闲暇生活日趋丰富与提高发展型闲暇活动相对贫乏相矛盾、农民的闲暇观念仍比较落后和休闲娱乐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问题。因此,本文进行分析后针对性地提出应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加强闲暇场所建设增加娱乐设施提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国家财政支持以及转变农民对闲暇生活的观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实行,大学生闲暇时间越来越多。闲暇时间对于大学生是把双刃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大学生闲暇时间,充分开展“闲暇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高端技术技能型的定位,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更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其闲暇生活状况对其成人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即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式对高职生闲暇生活展开了深入调查,以期在引导高职生更好地规划好自己闲暇生活的同时,提高其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