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大事件     
《走向世界》2014,(51):55-59
1"大千佛山风景名胜区"试运营10月26日,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更名为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并正式挂牌。管理中心的挂牌意味着大千佛山景区将开始进行整合试运营。大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了千佛山、佛慧山、平顶山、蚰蜒山和金鸡岭五大景区。  相似文献   

2.
千佛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及香火圣地。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济南的人们总要到千佛山登山赏菊。自元代开始.就定九月九日为干佛山山会。干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尤以大盒柿最为著名。山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山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山会有”柿子会”之称。  相似文献   

3.
济南石窟寺     
前秦皇始元年公元三百五十一年一个和尚来到济南相中了一处风水遂定居于此并肇始了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佛教事业这个和尚就是郎公在郎公的推动下济南周边地区迅速成为黄河下游的佛教中心梵声佛语当即在孔子的故乡四处荡漾庄严精美的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步在济南近郊生根结果济南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以千佛山佛慧山玉函山黄石崖和龙洞为最多时代最早的是黄石崖开凿在北魏晚期晚的是佛慧山雕镌于北宋时期数量最多的是隋代的多集中在千佛山和玉函山  相似文献   

4.
千佛山寻泉     
丁宁 《走向世界》2014,(43):62-63
济南是个"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济南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真实写照。济南泉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各种版本的七十二名泉以外,还有近700个有据可查的泉子,其中不少的泉子就与千佛山相生相伴。千佛山东南,佛慧山开元寺中有一泉,名曰甘露泉,呈浅洞形,因水味甘美而得名。明代《历乘·舆地》中记载:"大佛山寺中一洞,其水涓涓而下.  相似文献   

5.
丁宁 《走向世界》2014,(43):65-67
对千佛山冲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言,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有着别样的意义。因适逢重阳,又逢假期首日免费开放,千佛山首日游客接待量便直逼10万大关。摩肩接踵的游客让这座城中之山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香饽饽"。古人描述济南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一城山色"里,千佛山无疑独占鳌头。千佛山风景秀丽、文化积淀深厚。为使"千佛山"接轨国字号.  相似文献   

6.
《今日重庆》2011,(4):60-63
冠以"山即是佛,佛即是山"为"金字招牌"的重庆金佛山,如今在"养生养心、休闲悟禅"的定位上,其内涵不断被丰富:金山胜景,佛光山色,福浴温泉—原汁原味的传统东方养生;原始探秘,风情小镇,薰衣草花园,高尔夫球场—接轨国际的休闲度假方式。一个兼顾中西方文化的南川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正破茧而出。“旅游立区”战略 南川旅游爆发式发展2011年,  相似文献   

7.
千佛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及香火圣地。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济南的人们总要到千佛山登山赏菊。自元代开始,就定九月九日为千佛山山会。千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尤以大盒柿最为著名。山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山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山会有"柿子会"之称。  相似文献   

8.
Esther 《中国西部》2011,(22):206-206
在重庆市渝北区东部的御临河畔,有一处统揽山、水、林、泉、峡、洞、瀑、天池、小岛、古寨、鹰群诸景的地方,名为统景风景区。统景原名桶井峡,以"统景峡猿"居"巴渝十二景"之首,被历代文人墨客盛赞为"武陵仙境"。  相似文献   

9.
醉美千佛山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4,(43):24-25
有人说,透过一座山不仅能读体懂一座城,更能读懂这座城市的人大文风骨。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足已见得,一一城山色占据了大美济南的半壁江山。山而在北方众多的城市中,济南的山不仅脚灵秀,更于灵秀中透着几分厚重、大气诗与风雅。时若说济南第一山,醉美当属千舜佛山。古人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像千佛山虽然海拔不高,但之于古城济唐南而言.  相似文献   

10.
张继平 《走向世界》2014,(43):53-55
济南让人流连忘返的名山胜水多矣。著名摄影家、作家牛国栋先生却独独把千佛山称为"世俗之山",斯言诚哉。当然,说它"世俗",并非说它不是一个宗教之地,相反,它的玄机、它的神圣、它的暮鼓晨钟、它的经声佛号,每天都吸引着无数香客来此顶礼膜拜;说它"世俗",是说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平民之山、市井之山。济南的春天是一夜春风刮来的。草绿了,花开了,沉寂了一冬的千佛山便热闹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刘书龙 《走向世界》2014,(43):40-43
古人云:"江山之好,亦赖文章为助。"千佛山之所以能与趵突泉和大明湖鼎足而立、成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明代以后,千佛山便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名士前来登临游览,并留下了大量相关的题咏诗文。这些名人游踪和题咏丰富了千佛山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千佛山的知名度,使千佛山在清中叶以后的名气逐渐超过济南的另外两座历史文化名山——华不注和龙洞,最终成为济南第一名山。  相似文献   

12.
千佛山溯源     
陈强 《走向世界》2014,(43):27-29
千佛山在隋代以前的史书中一直是默默无闻,直到隋朝初年,就山势在千佛山阴镌刻佛像无数,成为"千佛山"一名的由来。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刻为隋开皇七年(587)《刘景茂造象记》。《续修历城县志·金石考》记载有隋代造像题记10种,最晚为开皇十五年(595)《女花仁造象题字》。唐至北宋时期的500年间,除了宋代《太平寰宇记》将县南五里之山称作"历山".  相似文献   

13.
冯仲凯 《走向世界》2014,(26):64-65
刘卫东的办公室面对着远在千佛山的大佛.每天打开办公室的门,两厢对坐,打个照面,之后他便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济南世博演艺经纪公司敞亮的办公室已非2007年公司起步之初的狭隘可比拟。刘卫东操着“一切竞争对手都是纸老虎”的自信心,从一穷二白的起始状态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可能过两天还要搬家,新公司正在装修,这里实在是装不下了。”  相似文献   

14.
圣灵佛山     
冯仲凯 《走向世界》2014,(43):37-39
千佛山实在极端得很,庙会时拥挤得一塌糊涂,平时却静谧得鸟鸣山幽。这种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二元结构"为济南人提供了双向选择。不过,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的"静"给千佛山奠定了主基调,那鲜活生活的庙会似乎只是不安分的一点调剂品。这样的山,适合静心,因为千年沉淀的佛韵让心灵躁动不得。所以,若是闹市呆久了,不妨南山寻幽,在拾阶而上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  相似文献   

15.
乔风  饶琦 《走向世界》2014,(47):44-47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已经彻底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时代。此时的品牌已不仅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更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品牌的载体也从传统衣食住行的实物、服务发展到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阴秀文  刘雨 《走向世界》2014,(47):22-27
若说品牌,每个人都能数出十个八个。在品牌多元化的当下,从吃喝玩乐,到旅游购物,"牌子"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每一座城市都有几张鲜活的招牌,就如"春城"之于昆明,"古城"之于丽江,"牡丹"之于菏泽,"青啤"之于青岛等一样,这一张张鲜活的招牌彰显着城市别样的格调。所以说,品牌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往大了说,它还代表着一座城市。如果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品牌便是这本书中极其重要的一页。缺少这一页,城市怎算精彩?幸好,济南从不缺品牌。无论是历史上的"老牌子"还是如今推出的新品牌,从城市品牌到商业品牌,济南都经得住"口碑"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郭佳楠 《科技和产业》2014,14(10):143-145
大数据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技术上的可行措施仍然不被用户所接受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创新设计既应实现理想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也应当考虑到在未来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负责任创新"是一种针对技术创新领域的伦理问题提出的理论方法,对研究和创新进程中综合的途径进行探索,为以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建议,对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组织体系将无法适应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以及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金融监管大部制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模式。金融监管大部制的实现要循序渐进,逐步独立于政府其他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