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2月9日至11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作为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会议明确要求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出现的高频词。当前,创新不仅是现代企业提高和保持竞争力的基石,也是商业银行在同质化竞争格局中突围并形成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唯一出路。中国银行业面临"四化"挑战经济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  相似文献   

3.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这一要求也为随后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定下了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一年财政工作思路如何调整?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抓住工作重点?我们一起走进2014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新的成绩:财政工作和财政监督工作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常态"大逻辑,怎样认清大势?经济如何提质增效?改革将有哪些新动向?对于这些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答案,也将开启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大幕。可以预见的是,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机构更加优化,发展前景更加可期。新常态下"不变"与"变"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新常态",但"新常态"并不等同于经济下行,而是一种"转型"。  相似文献   

5.
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私募基金调整思路,捕捉新一轮国资改革的机遇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在告别了高歌猛进的经济增长模式之后,中国经济正开始步入新的运行轨道。尤其是2014年12月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对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论证。进入新常态,将同时面临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3期"叠加,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增速趋于稳定,经济转型态势明显,去年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几次提到"新常态",即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第一次对新常态经济的特点、增长动力,发展方向等等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基本形成"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本文将从"机遇"与"挑战"两个视角来认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一、何谓"新常态经济"从字面上来看,对于经济发展,"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运行  相似文献   

7.
在资产负债"双脱媒"成为金融新常态一个重要特点背景下,商业银行只有积极求变,才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在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提出了转型发展中的"八个更加注重",明确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8.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该年度经济工作成绩,对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做出部署.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年.深刻领悟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到"十三五"规划开局工作心中有数、脚下有路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阳帆 《中国金融家》2014,(12):94-96
作为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明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息让人耳目一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被定位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新阶段、新形势的大幕正式拉开。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成为今年经济领域的一大热词。其实,早在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他指出,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解读了新常态的内涵,部署了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明确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工作中心,强调了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主线,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八大注重”,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为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资》2015,(1):12
<正>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商务部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2014年12月28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商务工作,深入分析商务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认清金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地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谋划好下一阶段全省金融工作,发挥金融支撑经济新常态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2015,(2):78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财政》将紧密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立足于财政中心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开展宣传报道。一、科学认识新常态下的财政形势,做好新常态下财政工作1.各级财政部门准确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银行业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抓住新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确立了"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政策导向,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常态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银行业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抓住新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总书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要求,不仅适用于我国宏观经济,同样适用于金币行业。金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如何遵循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性变化特征,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下金币行业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进  相似文献   

16.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精辟的论述对经济金融进行了顶层设计。围绕经济如何"增质",金融如何"增效",业内专家进行了精彩解读。在2014年12月18日金融时报社举办的"新常态下改革创新与发展——2015年经济金融形势展望"年终专家座谈会后,本刊上期杂志发表了部分学者的观点,本期将继续刊登3位学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要在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的阶段性特征,找准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引领金融部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一、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采购人应根据本行业特点,运行规律,应势而谋,因势而动,以政府采购"九个新常态"为逻辑起点,在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作出公众满意的答卷。刚刚过去的2014年,新常态成为十大新词之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大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的九个特征作了高度概括。政府采购是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经济管理目标和政策功能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政府采购人应根据本行业特点,运行规律,应势而谋,因势而  相似文献   

19.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预算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是"十三五"攻坚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总分行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全省区域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着力促进区域金融改革发展,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维护全省金融稳定,大力提高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江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