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以后,给银行业中间业务带来的竞争与挑战日益加剧。目前我国已取消了外资银行来华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并在上海、深圳等地准许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3月,境外银行共在中国境内设立营业性机构180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60家,本地注册银行13家(其中合资银行7家,独资银行6家),外资财务公司7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32家。这些外资银行有着成熟而众多的金融产品和跨国服务的经验,首先会在中间业务方面与我国银行竞争。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抓住时…  相似文献   

2.
从加入WTO角度看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即将加入WTO ,入世必然带来中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加速开放。而外资银行的全方位引入必然对国内银行业构成巨大冲击 ,然而 ,开放大势毕竟已不可逆转 ,而且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 ,现在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开放 ,而是如何开放。一、我国银行业服务市场开放及其影响1 我国银行业服务市场开放的进程截止1999年9月底 ,我国境内共设立外国银行分行155家 ,本地注册银行13家 (其中合资银行7家 ,独资银行6家 ) ,外资财务公司7家 ,外国银行代表处248家。在华外资银行的外汇资产总额为313.63亿美元 ,资本金 (或营运资…  相似文献   

3.
在WTO双边协议的谈判中,开放金融市场的有关内容争论十分激烈。漫长的谈判过程客观上给中国金融业创造了准备“入世”的时间,随着“入世”的日程越来越近,中国金融业准备好了吗?请来八方客,走出国门去金融开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们的市场和我国的金融机构走进国外的市场。其实质内容又包括金融机构的开放、金融业务范围的开放、资本流动的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我国的金融开放始于1979年,随着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之后,当年即有31家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开设了代表处。1982年…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勤华 《经济论坛》2004,(18):85-86
自WTO协议签定之后,随着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以其巨大优势加速进入国内市场。据统计,目前在华外资银行机构已达18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1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代表处21家。这些结构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银行业也正式步入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备战阶段。在外资银行逐步实现国民待遇的背景下,中外资银行的业务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投资结构多元化的机构体系,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但是,随着银行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和银行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深入,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金融机构运作风险亦不断上升,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首先,自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金融市场开放的施行,大量国外资本开始涌入我国银行金融体系,抢占银行业市场份额,对中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其业务范围和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截止1997年底,共有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处544家,包括银行277家,保险公司181家,证券公司58家,信用卡公司9家,财务公司6家,其他...  相似文献   

7.
黄黎燕 《经济师》2010,(5):188-191
近年来,外资机构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参股中资银行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目前已有数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随着外资参股在我国银行中参与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文章利用DEA分析法对外资参股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中资银行在外资参股后效率均有显著的改善,并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周文平  周素彦 《经济论坛》2000,(24):11-11,7
国前,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站在WTO的门槛前,回眸中国银行业,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银行业能够经受得住跨国银行的冲击吗? 我国银行业的开放是伴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步的。截至1999年6月底,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分支行达到155家,中外合资银行达到7家。截止1999年6月末,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大致如下: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外资银行拥有的人民币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为65亿元、38亿元和32亿元,市场占有份额不到千分之一,微不足道。 在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和总…  相似文献   

9.
跨国银行在19世纪中叶出现,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其网络已遍布全球,与跨国公司一起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自我国对外开放以来,跨国银行纷纷来华落户。这必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必须认真对待。l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开展业务,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共有对个城市和海南省允许外国银行开设营业机构,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代表处已有544家;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73家(其中9家外资银行允许从事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已达379.9亿美元,贷款余额275亿美元;进行保险开放试点的城市从上海…  相似文献   

10.
周月书  檀文 《经济师》2001,(4):120-121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至今在开放的地域、数量、业务范围上都有了很大发展。截止1999年9月底,中国境内共设立外国银行分行155家,当地注册银行13家(合资7家、独资6家),外资财务公司7家,外国银行代表处284家,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13.63亿美元,贷款总额为226.54亿美元,负债总额为286.82亿美元。到9月份为止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款总额为38.22亿元。外资银行在我国内地资产总额占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3%左右,占内地金融机构外江总资产的比重为20%左右。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更大的比重,为了维护金融秩序,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有必要就如何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银行业对外完全开放。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内地的机构数量、地域范围、业务种类以及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银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华23个城市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比加入世贸组织前增加了43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共181家.法人机构14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达到25个。  相似文献   

12.
<正>依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金融开放所引发的“利益之争”、“国家金融安全”之争已成为舆论的焦点。尽管近期国有银行海内外上市热潮滚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消息频频,但业内外都明显地感受到外资介入中国金融市场的进程开始受到阻碍。中国的金融开放实际上已经度过了改革的突破期,进入到了胶着状态。《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是政府及中资银行保护者态度的一个缩影。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3.
<正>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部门占用了过多社会资源,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前10大公司中银行占了4家,但利润占到前10大公司的63%;而美国前10大公司中只有2家金融机构,利润占到17.7%。可以说,中国金融机构挤占实体机构的资源与利润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可容忍、必须调整的阶段。银行何以做大做强无论是在4年多前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还是在稍早前经济连续  相似文献   

14.
一、狼来了,中资银行吓跑了吗?今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一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履行加入WTO承诺,银行业的开放步伐越来越大,在不久的将来,国内金融市场将向所有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中国的银行在入世后,将丧失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利润部分也会大大缩小。”这是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布鲁斯-莫里当初就中国入世对金融业的影响所作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历时5年的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外资银行在同一市场环境下开展竞争。为了解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及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我们对无锡市两家日资银行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重点选择部分国有银行和中外资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向外资银行开放,形成了中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创新能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直接碰撞,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开放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将有更多的外资银行前来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另一方面,将有更多的国内银行“走出去”,到境外设立机构,发展业务。随之,我国银行审计业务也要进一步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王四清 《经济师》2001,(4):171-172
中国加入WTO以后 ,随着各成员国所定的开放金融市场政策的陆续实行 ,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这无疑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带来影响。一、中国金融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外国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以后 ,首先 ,原有的市场占有格局将会打破 ,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会逐步提高 ,国内银行市场占有率会相对下降 ,这是市场主体增加后的一种必然现象。其次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 ,中资金融机构会暴露出在经营方面的差距 ,特别是在管理水平、风险规避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差距。再次 ,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对现行有关金融业的法律法规提出…  相似文献   

18.
汪巍 《经济师》2015,(3):110-111
中美金融合作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美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一进入中国很快便盈利,现美国金融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美方愿加强同中方金融机构的交流;中国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则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国外诸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使国际金融业务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外资金融机构:涌入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湖南邵阳分行课题组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业务机构或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始于8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开放的14个城市中,已有来自29个国家的130家金融机构设立的240多家分行和代表处,其中营业性机构达52家...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风险与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入世后,其发展势头将会越来越强劲。毋庸讳言,外资银行在华大力拓展业务,既有积极效应,又隐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一、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隐藏着金融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营业机构已达172家,总资产316.84亿美元,折成人民币占境内银行业的2%;外汇贷款余额为237亿美元,占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28%;国际结算则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0%;在上海、深圳两地已有25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三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