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俞林 《陕西审计》1998,(1):35-35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目的在于理顺企业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然而,据榆林地区审计局对已推行股份制试点的两户企业调查发现,在改革过程中,两户企业未考虑职工的筹资能力及其意愿,盲目规定职工必须人人入股,加之职工个人股设置过大,从而使较大比例的个人股由企业垫支,形成虚股、空股现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中,有些企业领导只注意募集资金,忽视了企业内部改革。这种由目标值误导引起的行为误差,将严重延误企业改革步伐,有澄清的必要。一、要明确股份制改革的真实目标我们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同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股份制有本质区别,他们实行股份制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募集资金,因为他们不存在企业改革和转换机制等问题;而我们实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职工参股,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结构,调动职工劳动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摆脱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3.
审计工作如何适时、全面地介入我国股份制改革,促进股份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股份制企业审计的目标(一)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服务。股份制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事物,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会在国有资产折价入股、社会募股、募股资金的使用、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而股份制企业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及时地向党政领导汇报审计情况,为党政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服务。(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4.
股份制企业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由于政府机制改革滞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运营机构的关系不顺,国有资本在股份制企业的改制和运营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股份制企业运行的法律规范不配套,股份制企业在设立、运营中出现了一些违纪、违规行为,特别是国有资本流失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影响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效果。因此,加强股份制企业的审计监督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1.股份制企业设立阶段国有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宾县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王光汉宾县从去年开始对部分企业进行了以股份合作制和租赁经营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已改革的67户企业国有资产增值3000多万元,增值率达到94.6%。在改革中个别...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企业是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股份制企业的比重迅速增加,勿庸置疑,股份制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由于政府机制改革滞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运营机构的关系不顺,国有资本在股份制企业的改制和运营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股份制企业运行的法律规范不配套,股份制企业在设立、运营中出现了一些违纪、违规行为。特别是国有资本流失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影响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审计中发现,有许多股份制企业并未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改革,企业改制不规范,甚至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为了保证国家权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股份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股份制企业的审计非常重要。1、股份制公司设立的合法性、资产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计审计人员对股份制公司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计股份制公司的设立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特别是公司章程中发起…  相似文献   

8.
一、国企股份制改革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通过股份制改革建立了一批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另一方面,通过股份制改革,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都明显提高,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但是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来。第一,经营管理不善。有些国企负责人在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变,对企业经营不够关注,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的八个渠道据国有资产管理局调查,目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渠道主要有8个方面:一是在办中外合资企业和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者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二是股份制企业对国家股不配股、不分红;三是有的地方以明晰产权关系为名,把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范围的遗漏 当前国有资产退出改革股份制转制中,存在忽视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问题。如2003年哈尔滨市12家国有商业企业,完成了国有资产退出改革,退出的国有有形资产总额近3亿元,变成清一色民营股份制企业。而在改革转制评估中,评估的内容只针  相似文献   

11.
肖条根 《企业活力》1994,(12):25-27
加强对国有股权代表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江西肖条根国有股权代表(以下简称代表),是在国有股份制企业里负责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股东代理人。他的职责是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国有股在绝大多数股份制试点企业里处于控股地位,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防止流失,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国有资产流失重大案件的有关责任者.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境内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以产权变动、产权关系混乱造成的流失作为重点,搞好中外合资与合作、股份制改组、公司化改制等方面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调查,以及黄金资源和土地资产流失的调研.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主要有8个方面:(1)在办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者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2)股份制企业对国家股不配股、不分红…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严禁将国有资产用于老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5)47号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个别地方为解决老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积累问题,在进行股份制以及企业合并、分立等产权制度改革中,采取将企业的部分国有资产划出转入养老保险基金的办法,用于老职工的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实际需要,为核实国有资产存量,揭露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低下和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而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从今年3月粉我们开始对我盟转制企业,小,穷,亏企业,大中型基础产业等313户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王坚 《山东审计》2000,(6):37-38
股份制企业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许多企业通过股份制改组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审计工作中发现股份制企业在改制及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处置不合规。企业股份制改制过程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 ,并以出让、出租或入股等方式处置。但对三家股份制企业的审计中发现 ,一家企业国有土地使用权没有经有关评估机构评估 ,直接以账面价值确认 ;还有两家企业在对国有资产评估值进行确认时 ,未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评估价值共2321万元确认作价 ,且无…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国有资产在这里悄悄流失文/张忠民,冯传胜今年以来,黄龙县审计局围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工作,开展了对6户重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及经济责任审计,股份制试点单位的资产、负债审计。审计表明,国有企业资产失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固定资产不入帐长期流落...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中的几个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丰都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粟深坤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国有企业的一切财产,不管其投资的渠道和形式如何,均属...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对总量巨大的国有资产实施兼并破产、抓大放小、搬迁改造、股票上市等一系列措施,调整国有资产布局,让国有资产由低效向高效领域转移,使国有资产增值能力大大增强。(一)把国有资产逐步从亏损企业撤出,从小型企业撤出,推动国有资产存量向高效益企业和优势企业流动。1995年以来,大连市对28户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近15亿元的国有资产由效益好的国有企业收购进行重新配制,他们还以股份合作、产权出售、合资嫁接、租赁经营等不同形式,大面积推进国有小企业制度改革。在全市所属的各市县区已有140户小企…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对15户中央企业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国有资产流失达18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管理过程中的流失,有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推行股份制要注意国有资产的安全刘殿庆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积极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逐步实现由承包向股份制的过渡,在股份制度点工作中,有的企业通过采取低估国有资产的方式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如某试点企业,为了调动职工入股的积极性,减、少职工承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