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颖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7):55-59
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只有四年左右的时间.本文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以来存在问题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基础、股权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以及独立董事本身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探索,认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从体制和政策调整两方面共同进行.体制方面,完善在国内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结合起来.从政策调整方面,应从独立董事职责、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独立董事监管体系的形成、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诸方面加以调整和完善,以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一个主要任务。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与董事会是否具有独立地位,是否能真正代表全体股东利益有关,独立董事制度能够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要制定独立董事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独立董事选聘程序等。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尝试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独立董事制度方面的学术成果进行全面回顾,包括独立董事制度产生背景及原因,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业绩、股票价格及相关会计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及独立董事制度理论缺陷的研究。本文就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研究问题进行梳理,主要介绍国内专家的不同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评论,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7.
论我国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珂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4):64-69
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中,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不同法系国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作为一种“国际化标准”的点缀,独立董事制度有合理的存在空间,它对于通过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上市公司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应该看到,独立董事制度不是医治“公司治理结构”的“灵丹妙药”,因此,在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当理性地对待这一“舶来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有赖于独立董事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司治理改革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可谓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背景、作用和目的,独立董事的性质和特征,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股票价格、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和障碍等等。由于研究的视角、参照系、方法不同,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本文主要就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问题和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厘清。并在此基础上作简单的评价,以期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年\",独立董事制度的出台成为最重要的监管措施之一。这种制度首先在上市公司推行,随后逐步在基金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施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底,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有204家境内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合计314名。然而,独立董事制度的推行存在以下三大矛盾:1.证券市场各主体对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的目的以及独立董事的职责认识不统一的矛盾。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目的主要是给上市公司引入相对的监督机制,使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行为更加规范,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上市公司和一些待上市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利用独立董事的专家、学者的知名度和信誉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获得一种\"示范效应\"和\"公众效应\"。因此他们在选取独立董事时更多的考虑其名气,而不是实用性。而一些专家、学者想成为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二元制”,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与监事会实行分权与制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制衡体制与监督机制。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并非这样。当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据调查,截至2001年4月末,我国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控股50%以上的占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在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的情况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