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种类的石油磺酸盐产品的原油沥青质分散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油沥青分散性试验,考查了不同种类的石油磺酸盐对原油沥青质的分散性能,以便寻求一种评价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的简便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对现有标准评价方法的补充,该试验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数据对比性强等特点,对于石油磺酸盐产品常规性能的例行检验尤为适用。与此同时,三种不同类型的石油磺酸盐产品对原油沥青质分散性的数据对比表明,具有长链稠环或短侧链多环芳烃结构的石油碘化产品,对于地层残余油沥青质的分散性较好,比普通的石油磺酸盐更适宜作为开采地下残余原油的实用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而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含水率高难控制的问题,提出了CO2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采取室内驱替实验和矿场试验对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表明:岩心高含水阶段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原油粘度和水气体积比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存在最佳区间。矿场试验表明:水气交替注入后单井日产油量提高22倍,含水率下降24.7%,阶段累积增油4721.2t,具有向其他高含水油田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CO2驱过程中对油藏的适应性以及驱替效果的问题,研究在驱油过程中原油及岩石的性质变化,并探究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性、孔隙性以及原油的黏度、密度、原油组分等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调研结果表明,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加,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率增大、不变或减小,亲油性增强。随着温度以及作用压力增加,原油的密度降低;在温度一定时,随着作用压力的增加,原油的黏度会先减小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30+的含量会降低;在作用压力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原油的黏度会降低,C30+的含量降低幅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驱油是目前推广程度很高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在中国的很多油田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聚合物驱油的过程中注入聚合物溶液的性质、注入聚合物的量以及聚合物的注入速度、开发油层的非均质性、开采油层的物性参数等均可以影响聚合物驱油的开发效果。实践证明,在采油开采过程中注入聚合物的浓度越大、注入聚合物的速度越低、聚合物驱的采油井的含水率越低,采出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国情的限制,我国注气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氮气驱油技术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氮气驱油技术进行介绍,并且对其开采机理和开采的油气藏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氮气驱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针对聚合物—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数值模拟为手段,运用交联聚合物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研究;以区块综合含水率、累计产油量和单井产油速度三项指标为依据,考查储层垂向非均质、平面非均质、高渗层厚度变化、注聚时机等几种影响因素对聚合物—交联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垂向非均质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最大,高渗层厚变化次之,注聚时机和平面非均质的影响比前两者要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庆油田第一个三次采油技术研究项目的现场应用,介绍了影响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的因素,从质量控制入手,狠抓重点质量监测点,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的预期效果,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注水开发后期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及其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储层中,黏土矿物微粒运移和水化膨胀都会改变储层的渗流能力,其作用机理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为此本文从地层条件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岩石物性、岩心流体以及驱替条件三个方面定量对地层条件进行模拟研究,找出适合胶束溶液驱油体系作用的地层条件。  相似文献   

9.
三元复合驱强化采油技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来源于单一、二元化学驱,以多种驱替剂的协同效应为基础。目前在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研究中常用的驱替剂有:碱剂(A),表面活性剂(S),聚合物(P);三者协同使用就是碱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ASP)。此驱油技术即是三元复合驱。用此种技术开发的井,可简称为三采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过去主要侧重于聚合物特性方面,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物理实验方法模拟聚合物驱过程,研究不同驱替液所饱和岩心的电性方面影响变化规律。对进一步优化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方法、提高注聚驱后储层参数的解释精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二氧化碳在地层中具有流动性好、能够改善油水流度比,使原油体积发生膨胀、降低原油粘度和降低界面张力方面以及氮气在混相驱中保持压力与非混相驱油中调整原油的流向,维持压力等方面介绍了两者驱油机理,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驱油进行矿场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大庆油田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具体信息,其次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角度对三元复合驱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三类油层中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应用相比于水驱技术总采收率要提高16.99%,同时三类油层三元复合体系中注入顺利,油层本身不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此外三类油层聚合物的吸附量与一、二类油层聚合物的吸附量相近,通过综合分析三类油层总活性剂的吸附量为20%,所以在应用三元复合驱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三类油层表面活性剂吸附连对采收率所产生的影响。文章通过室内实验的方式明确了三元复合驱能够被应用于三类油层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三次采油方面的所有的方法和技术原理,从根本阐述了现今常用的驱油用方法和原理,包括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微生物驱和分子膜驱,对现有三次采油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三元复合驱油术在三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经过多年开采以后,各区块地层和注入体系发生较大变化,驱油效果和采收率也逐年下降。因此,在地质研究和典型区块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影响驱油效果主要因素,并形成了同心分层注技术和分质注入技术,在现场规模化应用中,含水率大幅度下降,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前言 随着油田开发和化学驱油的深入发展.油田化学助剂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加强油田化学助剂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检测水平.才能准确地定性、定量分析油田化学助剂药品,为油田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6.
闫帅 《化工管理》2013,(12):119
三次采油技术是油田开发生产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通过化学和物理两方面作用,该技术在油田开发驱油的效率和波及体积上,相较于二次采油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试验研究、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促进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等老油田保持稳产或增产的关键技术。文章通过对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方法与驱油机理的分析,研究了目前三次采油技术主要的技术缺陷,并对三次采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世界各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因此进一步提高石油的采出率也是各个国家石油开采企业关注的重点。表面活性剂驱作为一种提高开采效率的方法,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也非常突出,这为石油增产提供重要帮助。本文主要分析了表面活动剂驱的要求、种类以及驱油方法,并展望表面活性剂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化学驱矿场试验是油田增产有效的试验方法,相应融合液体中存有碱和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物,造成了油水乳化严重的特点,因此,通过采方法对油田采集的原始水油混合物进油水的分离试验,并对水包油乳状液的反相破乳剂选择与制备进行细节针对性改进对采出液分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一种新的化学驱成分CT A来代替传统的水解聚丙烯酰胺(H PAM)。粗对苯二甲酸(CT A)是苯二甲酸异构体中的一个,两个羧基处于苯环的对位,因此既具有聚酯的性质也具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驱替过程中选用伊朗油田原油样品,考虑注入浓度、注入速率、盐度和温度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T A和低注入速率具有最优的采收效果。同时CT A在高盐和高温同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能够在高温油藏有较好的驱替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注气受效、气窜判断、注气并方案调整及措施改造、CO2做为一种驱油介质对储层基质物性特征的改善情况等方面阐述试井资料在特低渗透储层C02驱油开发中的作用,为特低渗透储层C02驱油动态分析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