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众多的银行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由于房贷业务竞争的激烈导致了各家银行房贷政策的差异性,这就给个人住房贷款者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从当前来看,选择房贷银行重点要查看对比如下4个因素。一看房贷利率。2005年3月17  相似文献   

2.
汪爱群 《宁波经济》2005,(11):15-16
上半年宁波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基本状况及原因分析 2005年上半年,宁波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增长幅度和增长额度双双出现下降。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25.2l亿元,比年初增加9.7l亿元,同比增长22.02%:同比少增31.37亿元,同比回落了33.4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80.72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97亿元,增长18.73%;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1.69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17亿元,  相似文献   

3.
蒋旭军 《天津经济》2006,(11):45-47
目前,整个银行业正面临着资金流动性过剩及盈利压力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各商业银行纷纷调整信贷结构,将个人信贷业务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尽管从资产质量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目前的逾期率相比其他贷款来说较低,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房贷的风险一般是在发放贷款后的3年~8年中逐步显现。我国目前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中,80%是在2000年后发放的,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将可能是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的高发期。因此,为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加强对个人房贷的风险分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15日,国内首笔个人住房信贷资产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30亿元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正式发行。但从其公布的认购结果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除了建行的MBS设计复杂,管理难度大,以及这次推介时间相对较短,很多投资者并没能很好地理解这个产品外,更主要的还在于投资者对MBS运作过程中所需的保险及担保机制不够完善存在顾虑。为使房贷证券化在我国稳健发展,我们有必要通过考察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房贷证券化中保险及担保体制的运作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房贷证券化良性运转的保险及担保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涉及房地产及相关领域的贷款达1793亿元,占公司贷款总额的40.61%,公司逾期贷款总额58.46亿元,较年初增加15。56亿元。 近日,尽管兴业银行公布了净利增幅近8成、每股收益高达1.31元的优异中报,但在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国内房地产行业深幅调整的大背景下,公司高比例的个贷业务(尤其是房贷业务)和逾期贷款的增长无疑更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昆仑银行的前身是克枉玛依市商业银行.中国银监会批准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昆仑银行,通过中油集团的增资,目前银行资本规模达到了60亿元,预计资产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大庆分行是昆仑银行实现跨区经营的第一家分支机构,主要服务于石油企业区域化资金管理,为地方和驻地居民,提供多样化高附加值的理财服务,开展多样化的个人住房贷款和融资服务等多项业务.  相似文献   

7.
“假按揭”大揭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林 《西部论丛》2003,(9):37-39
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O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6616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8253亿元。截至2003年4月底,房地产贷款余额高达18357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9246亿元。而央行今年2月底发布2001年7月1日—2002年9月30日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检查结果,其中违规贷款高达1/4,这意味着全国有4500亿元房地产贷款是违规的! 有关专家指出,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急剧放大,似平凸现我国房地产业的‘繁荣”。然而,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是一个巨大“黑洞”:一些地产开发商将“假按揭”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大肆套取银行资金,给金融系统埋下风险“地雷”。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中央最高层的广泛关注。随着央行及审计署对房贷的调查及审计,“假按揭”将露出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住房信贷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个人房贷业务作为一项高利润、高增长的业务,已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但因房地产业有价值大、消费和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并且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强烈竞争。住房抵押贷款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它会成为我国住房信贷业务发展的障碍。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房贷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市场机遇和挑战所应采取的措施。积极发展个人房贷业务有利于银行增加利润收益来源,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所以,为了加快我国个人房贷业务的发展,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银行将房贷期限由原来简单的以5年为分水岭的两个档次,细分为多个档次。因此,房贷期限必须精挑细选。从今年1月1日起,个人住房贷款者发现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期限以及相应的利率细分为更多的档次。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将个人住房贷款期限和利率细分为“1年(含)以内、1-3年(含)、3-5年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在个人消费信贷中,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零售业务”,被视为拓展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主要手段,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自然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贷款投向。  相似文献   

11.
近日,从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了解到,个人房贷证券化的试点是今年刚刚展开的一项新业务,目前南京市只有一家商业银行“首吃螃蟹”。所谓“个人房贷证券化”,其实就是债权的一种转让方式,产权市场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打个比方,一个买房人在银行申请的住房贷款,那么银行就是债权人,购房人为债务人。现在银行通过出售个人房贷资产,将债权通过信托公司转让给购买了个人房贷资产的投资者,也就是说,买房人由欠银行的钱变成了欠投资者的钱。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份投资的收益是由住房贷款利息作保证的,投资者的风险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新政     
央行启动房贷证券化将撬动10万亿进楼市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放松了对与自住需求密切相关的房贷政策,并鼓励银行通过发行MBS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等筹集资金以增加贷款投放。  相似文献   

13.
正视房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 《中国经贸》2006,(7):54-57
在中国,居民购买住房的主要手段是从银行获得个人住房贷款,如何规避个人住房贷款这个新兴的,高速发展的市场所带来的风险,从中获得最大利益,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个人住房贷款的经营者——银行的面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底不断出炉的房贷黑名单反映了个人住房不良贷款节节攀升的趋势,而背后,是房地产价格的急速上升和风险的不断积累。在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之所以产生如此局面,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恶意竞争所造成的。如果继续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后患无穷。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有效地规避房贷风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迅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不少商业银行也将个人住房信贷视为低风险的信贷品种,并将其作为信贷业务扩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靳茂 《中国经贸》2008,(4):26-28
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大比例的转化为坏账,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走势尚未明朗,个人房贷市场却已成为商业银行大打创新牌的“角力场”:先是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扎堆上市固定利率房贷产品;继而深圳发展银行力推个人按揭“双周供”业务,再掀市场波澜。为方便上班族办理房贷,中国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个贷中心在提供周六对外营业的服务后,又在贵阳市首家推出了“周三个贷夜市”服务,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正常工作日受理的个贷业务,在个贷夜市均能办理。这些事件都说明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仍属优质资产,是银行赚取存贷利差的重要来源,因此个人房贷业务已经成“兵家必争之地”。山东社科…  相似文献   

18.
全面停止房贷是"损人不利己"之举,或将带来严重社会后果。近期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多家银行都以"额度用尽"为由,暂停了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但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金九银十"遭遇"房贷荒",苦了"刚需"族。银行做出住房按揭贷款是否停止的决策,不能只考虑贷款回报率和狭隘的风险防范,应充分考虑当下我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住宅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金融市场上公积金贷款供不应求,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不容乐观。据统计,到2001年底,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就高达559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306亿元增长了69.32%,占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9%。根据国际经验,当住房抵押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会有证券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切入点,目前面临的形势已经不是“可行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证券化,怎么操作、分几步走”的问题;由于“一步到…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关于存量房贷7折利率将取消的消息甚嚣尘上,牵动不少房奴的神经。银行比客户更知道是否调整利率的关键在哪里,也就是说,是否调整利率不在于银行怎么说,而在于合同以及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有律师称,“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优惠期限,那就视同贷款到期终止。”只要贷款合同未约定优惠期限,也没有其他补充协议的话,银行就不能单方面提高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