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西部10年,《新西部》10年。 记得2006年第一次拿到杂志,看着“新西部”三个字,就觉得它的名字有空间、有张力——辽阔、贫困、神秘的西部究竟“新”在什么地方?仔细读了几篇专题文章,我逐渐理解了“新”的意义:新闻事件中肯透彻、人物故事细腻可感、热点话题一针见血……作为身在外地的西部人,每当我品读《新西部》,就如身在故乡,让我对自己的美好家同更多了一份深深地眷恋。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非参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改进已有很多,但对具有明显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中国来说,目前度量贫富差距的方法还有很多不适宜的地方甚至缺陷。本文基于全国先行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以各地区的基尼系数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基尼系数的新概念,建立了计算全国基尼系数的改进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测算了我国2010年的基尼系数。同时就2010年不同地区,1995、2001、2010年不同时间的基尼系数做了非参数的核密度估计,分析了时间上和区域上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度量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周炤  满孝国 《当代经济》2004,(10):70-71
中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加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世贸组织成员的经济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来开发西部这片热土。西部开发的深入发展,国际避税行为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前西部税务机关开展反避税工作难度很大,遇到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结束,新一个10年开始。 按照原计划,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新规划会在这个时候出台。但是,计划出现变化,新规划的推出估计还要等上两三个月,据说是为了“使规划更加稳妥和全面”。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精要列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商引资的新定位与整合功能西部大开发中招商引资的新定位 对 于西部广大地区而言,现已启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与招商引资,具有新的定位意义: 其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运作,对西部地区而言,具有“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全新定位与重大意义。 其二,前20年,“第一次改革开放”时,部分西部人到东部特区开眼界、学本领,变观念,是一批寻梦、追梦、圆梦的人。 其三,如今在西部大开发中,通过招商引资,西部人则要将国内外的客商请进来,留得住,开好“花”,结硕“果”,将涌现一批批与客商齐飞共舞的人。 招商引资对西部经济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中国1978年~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面板数据,使用非线性的面板门槛模型自回归模型(PTAR),对中国东部、西部及中部三大区域内价格水平的敛散性和区域间的价格水平差距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就区域内而言,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区域内价格水平分别体现了收敛特征;就区域间而言,东部与西部区域的价格水平表现出收敛态势.这表明中国区域价格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世关注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中国人继奥运会后给世界人民带来的一次惊艳。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相似文献   

8.
李彬  何悦 《财经科学》2015,(9):98-1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新状态.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速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工业生产增速、农业经济运行、消费市场、对外贸易等呈现新态势.经济转型、工业升级、企业经营、投资增长、对外开放、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与风险.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新新贸易理论的出口边际分析框架,将西部民族地区边境出口贸易的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发现该地区边境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扩展边际的作用十分有限。通过计算1996年至2010年该地区总体及各省区边境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认为这种数量扩张型的边境出口贸易较为有效地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最后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维度提出了拓展西部民族地区边际出口贸易空间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11,(2):4-6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面对的是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的世界经济格局。防通胀,扩内需,调结构成为宏观政策和百姓生活的新命题。在此背景下,中央果断出手,宏观调控政策从容应对,“见招拆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10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经济企稳向好局面进一步巩固。更主要的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积累了新经验.铸造了新优势.为保持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余世仁 《经济论坛》2000,(18):11-12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既不是资金,也不是项目,而是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树立新观念,对于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树立新观念,就可以确定适应客观形势新变化的指导思想,指明西部大开发的正确方向。其次,树立新观念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观念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新变化,要树立新观念,就得认清当前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一、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目前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与前两次西部大开发不同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1.经济体制的转型。西部过去的两次…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以来,府谷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卓具特色的"府谷发展模式"。2010年8月16日,府谷县以全国争先进位排名第一,跨入"中国百强县"行列,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13.
《经济改革》2013,(11):2-2
新西部网站(www.newwestchina.conr)是西安市新西部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一家大型综合门户网站。新西部网站以打造中国西部概念第一网站为己任,即时迅速地整合有关西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最新、最热、最权威的信息资源,忠实地记录并向公众传递国家西部大开发历程。目前网站开设的版块栏目有西部新闻、西部政要、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99年党中央开始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按照我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要求,在2001—2050年之间的50年内西部大开发战略分成奠定基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加速发展阶段(从2010年到2030年)和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从2031年到2050年)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基本是按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而展开的,不过,对于西部地区其他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作用”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城市发展为龙头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现综合整理如下: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 研讨会认为,应确立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不…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世界》2002,(8):56-57
中国西部重镇、古都西安确立新世纪发展蓝图,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力争在“十五”期间达到国际水平,2010年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据西安市市长助理、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龙虎介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APEC科技产业园区,最近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期间至2010年中国5个示范高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济改革》2009,(12):32-32
2009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本此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西部其他十一省市区社科院及西部主流媒体联盟、西安协和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新西部杂志社承办。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出席论坛并做了讲话。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考察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勇  李晖  傅晖 《经济地理》2004,24(2):154-157
从国际、国内的纵横比较,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其基本结论是:①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大致相当于20世纪全国90年代初期水平,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初期相似;②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至少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年以上,从工业发展阶段考虑,中国西部地区应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王旗 《经济》2000,(11)
10月21日,中国西部的亚欧大陆桥、京九线和浙赣线提速;全国列车等级和车次重新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全国铁路实现了联网售票,400多个较大车站可以办理相互异地售票业务。 这是建国以来中国铁路第三次大面积提速。前两次提速,分别发生在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研判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探寻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新增长点,开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需要采取新的思维方式,把握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以改革、创新和转方式、调结构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利用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