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5,(20):176-177
文章通过地质资料和周边矿井已揭露的地质情况,分析箭竹坪矿区的构造特征,探讨该井田主要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的影响,希望对煤矿合理布置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3,(16):321-322
本次通过收集井田上覆侏罗纪矿井采掘过程揭露地质构造,结合矿井首采工作面构造形态,对井田内断层、陷落柱、火成岩等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构造发育规律进一步做出分析,并对今后矿井补充地质勘探及生产工作面布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工作面设计时提前考虑在煤层相对隆起区域可能存在火成岩侵入严重和小断层较发育的情况,更合理的布置工作面,最大可能减小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能过构造的机率,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大同煤田地质的详细分析,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崔金池  张坤  俎新许 《价值工程》2012,31(18):19-21
本文以新密煤田翟沟井田勘探资料为基础,对井田区域构造特征、二1煤层煤质特征、二1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翟沟井田地质特征,为新密煤田二1煤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运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在分析矿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地质构造、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以及煤层埋深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找出了影响矿井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有序地开发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地区的煤炭资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曾对大沙沟矿区所规划的三个井田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查。本文通过对新疆昌吉大沙沟矿勘探区的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围岩性质、水动力因素和沉积体系域等的研究,查明矿区煤系地层的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和可采范围,评价煤层的稳定性。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特征,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煤质等,并结合以往资料分析对比,对工作区内存在的地质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山东企业管理》2009,(5):F0002-F0002
在风光秀丽的微山湖畔,在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鱼台县张黄镇境内,座落着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鹿洼煤矿。矿井井田面积20.5平方公里,为独立井田,煤层赋存平稳,地质储量1.48亿吨,可采储量6000万吨,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年。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可采煤层厚度10.46米。  相似文献   

7.
徐忠华 《科技与企业》2013,(23):204-204
毛不拉井田到两面井井田之间区域一直以来为煤田预测区,其构造位置与毛不拉井田和两面井井田处于同一构造单元中,地层格架相同,同样具备形成可采煤层的地质条件,是找煤前景较理想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八矿位于鹤壁矿区南部,井田为一隐伏井田,属单斜构造。二,煤为矿井唯一可采煤层,为二迭系山西组,平均厚度6.75m,平均倾角24。。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尤其小断层较多,煤层稳定性中等,局部存在明显的变薄现象,并呈条带状分布,首次安装综放液压支架,为将来安装综放液压支架积累技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6,(14):167-168
文章通过对福建省天湖山矿区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重新分析和研究,确定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找出各煤层顶底板主要特征,重新确定煤层层位,寻找含煤规律,确定新一采区下的开拓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孙村煤矿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明确了井田内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从而指导了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欧阳刚 《价值工程》2014,(23):58-59
贵州省毕节市黔北煤矿区草堤井田历史悠久。历史上有大量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的露头线附近.为了使草堤井田断层发育规律、煤层特征得以理清,本文在普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露朗背斜南东翼作为首采地段,详细查明首采地段的构造发育程度、可采煤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可采煤层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等开采技术条件。本文评估了矿区煤的储量,并对矿区开发做了前瞻判断。  相似文献   

12.
煤层厚度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因素。合理测算煤层厚度可为煤炭储量统计提供科学依据,进而确保煤矿开采的有序进展。因此,在煤矿生产中,需要开采单位全面分析当地的煤矿地质条件、特点,科学预测煤层厚度,安全开展煤矿开采工作。本文主要以晋城市成庄煤矿为例,阐述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文芳 《价值工程》2014,(28):312-313
通过对邯郸矿区陶一煤矿多年勘探和生产中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得出该矿地质构造以正断层发育为主,断层分期形成及中小断层两盘呈反牵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地及区域地质构造情况,进而探究了陶一井田古构造应力-应变场演化与断层形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鱼卡煤矿于2007年正式投入生产,是国内海拔最高的第一个综合机械化煤炭生产矿井。井田内主要地质构造特征为:宽缓及狭窄的褶皱构造并伴生有诸多小型断裂构造。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与煤层呈整合接触。底板岩性为泥质胶结的富云母砂岩,与煤层呈不整合接触且基底极为不平整。文章从工作面的布置、设备、推采技术、两道超前支护及工作面防治水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分析了大倾角复杂煤层开采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煤层瓦斯作为复杂的气体地质体,受地质条件的控制,煤层瓦斯含量等受地质构造演化条件的控制,因此分析、掌握广西地质构造的演化和发展时广西煤炭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广西可采煤层情况,探讨了广西地质物造特征和地质构造的发展史,深入研究了地区运动对广西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从而为广西矿区瓦斯综合治理和瓦斯(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矿井的地质构造特征是矿井地质的重要工作。随着地质勘探和矿井开发生产资料的丰富和证实,而日趋深入。科学地研究矿井地质构造及其构造挖煤特征,煤层变化规律。对矿井开拓生产乃至矿井挖潜外围找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色连一号井是同煤鄂尔多斯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座现代化矿井,目前该矿处于建井期。文章根据矿震试验及其钻探成果,推断并详细叙述了该矿的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及煤质、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笔者多年来一线的工作经验,对建井期间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对该井田的地质、涌水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8.
荆南煤矿由荆各庄矿及刘官屯矿组成,褶曲、断裂构造是井田主要的构造形式,向斜轴线以西区域内以逆断层为主,且多为冲断层,构造复杂;而向斜轴线以东则以张性正断层为主,逆掩断层次之,冲断层极为少见。向斜轴线西侧地层产状急陡,而东侧则较为舒缓,同时向斜边缘较中部地层产状陡。其构造形成原因是在燕山运动过程中北部受纬向构造的影响逐渐向南弯转成走向近东西向。受地质构造影响,向斜轴部煤层较厚,背斜脊部煤层有拉伸变薄现象。向斜南翼煤层被切割成若干小块,对采区和工作面的布设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固井田内的地质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分析了西固井田地质构造的成因及牲征,找到了中小型断层预测的方法及途径,为采掘工作面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胜利煤矿地质构造与可采煤层特征,煤质、瓦斯煤尘、水文地质、井田储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于开拓方式、巷道布置、采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