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海锋 《财会学习》2020,(12):180-181
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舞弊现象也日益严重。我国对农业行业所给予的扶持政策力度较大,而农业企业的舞弊成本较低,因此多数上市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常常出现舞弊行为,从而提升了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此次研究主要是围绕会计舞弊角度,探讨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舞弊的各种手段,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伍玲春 《财会学习》2018,(18):35-36
近年来上市财务舞弊事件频发,既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又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产生危害,因此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成因并加以防范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计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减轻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压力和机会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能够对有效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活动,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向不同对象提供财务报表时,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和粉饰,即同一家企业对不同的对象提供的财务信息可能不尽相同,甚至可能会存在两套甚至多套会计账的情况。改变财务信息舞弊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技术上规范报送财务报告的途径,为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保障,让舞弊行为无处遁形。笔者认为,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将成为防范财务信息舞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舞弊的案件也随之增加,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与扭转变形,不但影响了企业在重要利益上的决策,还使证券市场在资源的配置功能上受到了破坏.因此,财务舞弊成为各企业深恶痛绝的恶疾.在我国逐渐进入市场化与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企业不断加大了对财务的管理,构建内部控制,使企业财务舞弊得到防范,并且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改善.本文通过阐述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和财务舞弊,内部控制要素与财务舞弊的动因,针对内部控制要素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财务舞弊行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演进发展.带给社会的危害也愈来愈明显,能否时财务舞弊行为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遏制和防范财务舞弊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烈贞 《中国外资》2011,(20):93-94
财务舞弊行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演进发展,带给社会的危害也愈来愈明显,能否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遏制和防范财务舞弊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曾永静 《时代金融》2013,(2):101-102
收入是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企业核心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数,所以企业财务舞弊中收入舞弊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财务舞弊是严重的经济违法行为,对企业、对整个社会都存在极大危害。因此对财务舞弊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本文首先论述收入和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企业收入舞弊的手法进行研究,;然后从企业报表数据以及经营信息等的分析来识别收入舞弊;最后提出控制舞弊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鹏 《时代金融》2014,(11):232-23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舞弊的形式进行市场竞争。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管理层的舞弊现象愈演愈烈。本文就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与方法进行了讨论,首先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产生,重点讨论了舞弊及财务舞弊的含义、分类以及特征三个方面,然后指出舞弊行为在市场间产生的影响及舞弊行为的途径,最后在审计方面控制和防范舞弊行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舞弊的案件也随之增加,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准确与扭转变形,不但影响了企业在重要利益上的决策,还使证劵市场在资源的配置功能上受到了破坏虼耍莆裎璞壮晌髌笠瞪疃?痛绝的恶疾。在我国逐渐进入市场化与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企业不断加大了对财务的管理,构建内部控制,使企业财务舞弊得到防范,并且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改善。本文通过阐述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和财务舞弊,内部控制要素与财务舞弊的动因,针对内部控制要素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企业数量和类型越来越多,而财务舞弊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公司自身的信誉,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实际情况,剖析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动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防范治理对策.本文认为,造成我国企业财务舞弊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企业、会计人员利益冲突的内部原因,也有会计准则存在缺陷、外部监督治理不强等外部动因.因此,本文建议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外部监督和强化会计人员职业操守与会计准则等途径来治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11.
现有企业财务舞弊识别模型主要基于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而对非财务信息利用不足.本文借助我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的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等非财务信息,考察非财务信息是否有助于识别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研究发现,当财务指标增长率(主要指营业收入增长率)与非财务指标增长率(包括销售量增长率、生产量增长率和库存量增长率)之间差异的绝对值越大,企业存在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我们区分差异的方向,发现无论是正向差异还是负向差异,营业收入增长率与非财务指标增长率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企业存在舞弊行为的可能性都越高.我们的研究还表明,二者的正向差异程度与企业的操纵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负向差异程度与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提供了非财务信息有助于识别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经验证据,为审计师、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验证财务业绩真实性、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财务舞弊是影响经济秩序的因素之一,不仅会给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损失,而且会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和资本市场失去信心,造成信任危机.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能对财务舞弊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并减弱财务舞弊的严重后果.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财务舞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财务舞弊是影响经济秩序的因素之一,不仅会给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损失,而且会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和资本市场失去信心,造成信任危机.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能对财务舞弊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并减弱财务舞弊的严重后果.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财务舞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包括识别、评估与处理财务风险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可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企业现金流产生的主要环节.评价企业财务风险应考虑企业经营绩效,从获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企业处理企业财务风险,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及手段,实施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财务风险保留、财务风险防范等不同的处理风险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风险因素增多,当今世界互联网信息的广泛应用,迫使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加强财务监控,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漏洞和隐患,加大对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财务损失.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出发,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并就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做了详细的分析,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出现了粉饰财务报表等财务舞弊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经济市场的秩序,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从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与特征出发,研究了财务舞弊的方式,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治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目的在于预防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饱受诟病,虚假的财务信息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错误决策造成损失,而且导致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有效识别财务舞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三张报表为主线,发现财务舞弊的高危区,识别企业财务舞弊,提高财务信息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发挥财务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除外部宏观因素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源自利益相关者的非理性行为,尤其是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对企业决策有重要影响,会使决策偏离最优,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损害企业价值.因此,应防范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行动动机。制度的缺失、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对经济、政治利益的向往和追求可能导致有限理性的会计人员产生财务舞弊行为。只有通过降低财务舞弊的预期收益,提高诚信收益;提高财务舞弊的预期成本,降低诚信成本达到重组成本收益,有效抑制会计人员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行动动机。制度的缺失、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对经济、政治利益的向往和追求可能导致有限理性的会计人员产生财务舞弊行为。只有通过降低财务舞弊的预期收益,提高诚信收益;提高财务舞弊的预期成本,降低诚信成本达到重组成本收益,有效抑制会计人员财务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