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研究报告》2004,(160):1-16
1.1高技术社会的理论和预测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分支,如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和光导纤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核技术和宇航技术等等。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技术产业是指以微生物、动植物为反应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从而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在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共振中,已广泛应用到医药、农业、航空、环保等各个领域。由于现代生物技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世纪,2010年前后,生物技术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进而成长为比信息产业更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将首当其冲。本文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在河北省比较优势的简要分析,提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数字广播电视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扬先 《上海标准化》1999,(2):19-20,24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使一场信息化革命席卷全球。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革命的本质就是数字化,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之一。数字广播电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数字广播电视将带动整个电信工业的技术革命,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和方式。目前,全球数字广播电视出现了日本、欧洲、美国三种领先的制式系统,其中发展成熟的欧洲、美国已经开始通过其技术标准的推广实施全球…  相似文献   

4.
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革命正悄然兴起,这就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越起得到人们的认同,但“知识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态的提出,则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所谓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形态,将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亘接影响到下一…  相似文献   

5.
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对于新的世纪科技将会有怎样的变革?从科学的方面看,虽然科学家一直在思考量子论和相对论之间的某些不协调,但真正能够对这两大理论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思考并未成熟.因此,至少在21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还不会产生像20世纪初那样的科学理论大突破.对于技术而言,如果把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把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作为第二次技术革命,那么人类目前正在经历以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和信息资源处理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信息技术的变革远未结束,并将在下世纪初与生物技术的兴起合而为一,将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向高潮,并最终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得统治人类100多年的大机器工业时代正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知识社会的来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酝酿和兴起,新的管理技术、方法、原则和理论,使得管理世界五彩缤纷。精益生产———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成熟于80年代后期。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两位工程师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首创“精益化生产”这一独特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主要特色在于不断迅速地开发设计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产品开发采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商情     
六大技术成发展重点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今年几年内中国将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等六大技术领域,与此相应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中国将大力发展的六大技术领域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六大技术可以形成9个高科技产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海洋产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10年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炳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信息时代,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计划。把信息技术作为当代高技术发展中的先导。科学家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将带动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整个社会前进。我国和其他...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流的社会,在这种信息环境下工业领域在电气自动化的实施中将数字技术进行了良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在未来工业电气自动化下的实施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从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从其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效果进而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已经听到了知识经济悄然来临的脚步声。回顾过去,是工业文明日下的轨迹;立足现在,是信息时代清晰的脉搏;展望未来,将是知识经济创造的辉煌,知识将成为21世纪的核心资源。知识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或工业经济而言的,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凡是与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在知识经济中,整个经济对于知识和信息的依赖达到了空前强大的程度。工业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知识社…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更加依赖科学技术发展,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运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依重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一方面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日益加快;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由1995年的51.9%,提高到1999年的74.8%,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和渗透,加快了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3D打印、纳米材料的应用,未来制造业将发生巨大的茧命。从水力、蒸汽机、电动机到内燃机,过去以能量为驱动的工业技术革命将发生改变,未来的工业技术革命将以信息为驱动。一架波音747或一台iPhone可能使用价值几美元的普通材料,却可以卖到几千美元以上,这其中,信息是最核心的价值,也是未来的工作机会和生  相似文献   

13.
刘渊 《现代企业》2012,(4):20-21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它给予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巨大的推动力,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经营以及生活各方面,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人类造福,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企业走向市场、融入国际大环境的趋势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互联网重新定义“市场”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瓦特的蒸汽机为主导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信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都起源于某一两项具有根本性和强大带动性的重大技术突破,进而引发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信息摘编     
<正> 应把加快科技创新置于经济发展优先地位新华社信息: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中国今后5年将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争取在信息、生物、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等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徐冠华说,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将充分利用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码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操作系统、相应软件平台和嵌入式CPU芯片,迅速提高中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将充分利用其丰富而稳定的生物物种资源优势,重点开展功能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以及生物工程药物、生物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力争在国际生物技术前沿——生物医药产业占领一席之地;在现代交通领域,中国将开展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究,并且通过攻关研究,掌握总体集成技术,为磁浮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奠定技术、产业和人才基  相似文献   

16.
小单元高技术企业发生形态研究姚兵杨发明世界范围内,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波澜壮阔。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日益重要;21世纪,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将超过传统产业产值从而在世界经济中...  相似文献   

17.
杨柳春 《活力》2008,(4):47-47
如同产业革命改变世界的面貌一样,以芯片、微处理器、光纤维为特征的电脑、通讯和储存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在生产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把我们带入知识经济,并酝酿着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来看,它是一场增强、扩展、延伸人脑功能的智能革命。正因为如此。他对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作用甚至超过了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改造着生产力,而技术进步的源泉,正是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无论是研究与开发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世”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两大历史潮流之中。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和依存程度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和商业模式的某些变更。外国的资本、技术、商品及人力资源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也要渗透外国市场,竞争将更复杂、更激烈;信息技术化意味着经济形态将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形式,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新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上最热门、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呈现了低失业、低通胀、低赤字和高增长的“三低一高”态势,人们把以上述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并呈现上述“三低一高”特点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三低一高”的“新经济”@静思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目前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和主流是信息技术革命,21世纪将成为信息社会,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共识。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公路建设事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使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