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双重转型。产业转型的实质是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而城市转型才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只有率先开展城市转型,以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本文针对黑龙江东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难题.提出了黑龙江省东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四大策略,即以城市转型为先导、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保障、以企业自主竞争为依托和以构建产业簇群为章点.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世界性难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及跨越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这类城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并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特点,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白银市是国家确定的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急需从现在的主要依靠不可再生金属矿产资源为经济源泉向今后着力培育发展新兴、多元、能替代、可再生绿色资源产业经济的转型。由此,笔者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山东省拥有较多的资源型城市,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衰竭期,资源依赖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是: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和新主导产业扶持。产业转型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触目惊心;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是:创新发展观念,强化竞争优势思想;严格控制超能力过度开采,减缓产业转型的压力;拉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并举,改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产业转型的人才优势;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完善产业转移援助政策。  相似文献   

5.
日本与欧盟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对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型。日本为减轻受煤炭产业衰退影响最大地区的就业压力,采取了软着陆的循序渐进的产业调整政策。根据各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采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的产业更新模式,并把老工业区资源型城市划入衰退产业区范畴,是欧盟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东北地区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借鉴日本和欧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促进就业的有益经验,解决好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事关东北振兴的成败,研讨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在分析黑龙江省重要资源型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及主要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严飞  郑红芳 《中国经贸》2010,(16):93-94
矿产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形势。本文以大冶市为例,运用SWOT模型对资源枯竭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大冶市应该选择复合式的经济转型模式。在转型过程中应注重承接高梯度地区转移产业,重点发展关联度较大的优势产业,延伸采掘业产业链,发展以冶金为主的接续产业和以非金属为主的替代产业,以及建设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大都经历了建设——繁荣——衰退的过程。目前一些资源型城市呈现出“矿竭城衰”的态势,其直接根源在于其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如煤炭、石油等因矿产资源枯竭而走向萎缩,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没有同步跟进,造成了主导产业的空档所致。因此,选择与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无振荡地更替,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多年来,资源型城市一直作为工业原料提供地存在,城市输出的主要是矿产资源等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这种长期以来以生产为中心形成的"路径依赖",使资源型城市和企业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的开采并不是北京的优势,这一产业的退出.将腾出发展其他产业的空间,可以获得国民经济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目前无论是政府,或是从事资源开采的企业,大家对北京退出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是没有争论的。主要是考虑资源开采业退出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好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找准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切实实现产业转型,同时解决好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从业人员安置等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