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地震对于房屋建筑的影响,结合房屋建筑的抗震构造的要求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细致分析,并且从日本地震的角度分析房屋的抗震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地震对于房屋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与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要求,并从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方面介绍如何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对于地震作用,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考虑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目前,抗震设计方法正在从强度理论向延性理论过渡,大多数多地震国家的桥梁设计规范已采纳延性抗震理论。采用延性方法设计,一般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防止结构倒塌,但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有些情况下,要靠结构自身抵抗地震作用非常困难,则必须进行减隔震设计。  相似文献   

4.
砌体结构是建筑中一种应用广泛的承重结构。构造柱作为砌体结构主要抗震措施之一,可以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突然坍塌,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当给予重视。关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集中体现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3节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对规范的理解来阐述如何设计构造柱。  相似文献   

5.
地震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工作。借助于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地震分析是结构设计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手段,而如何使相应抗震规范在有限元软件实现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神户地铁车站震害分析和地铁车站的地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神户地铁车站震害分析和地铁车站的地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亦在不断地变化和进步之中,选用的抗震结构和结构材料是科学的、恰当的,能够促使其受到地震作用力有效地减小,从而有效地增强地震的抵抗力,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影响建筑物抗震效果的因素和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效果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增荣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298-298,299
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研究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砖混结构房屋安全使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因此,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非常重要,而在众多的结构形式中,剪力墙结构以其良好的抗侧移刚度、承载力高、侧移变形小等特点成为抗震设计中首选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当工程结构遭受地震破坏,或由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与增层、老旧建筑设防标准过低、抗震规范条款变动等因素都必须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大量既有建筑,特别是GBJ11-89抗震规范实施以前建造的建筑,均需要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因此,为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在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本文对预应力技术在加固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讨.在加固设计时,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的内力,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在加固施工时,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使得加固纵筋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引发了我们对现代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反思.地震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特点是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并且预见性特别低,因此,为了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切实提高现代建筑的抗震性能,做到以预防为主,切实从根本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本文着重探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措施,以期能够对抗震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应用结构类型,对这类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性能的设计中就更应该充分地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选取不同的地震波着手研究,在结构的反应差异上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数据表明,在地震分析中应合理选择最接近实际场地情况的地震波。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活动分布十分广泛,很多地方需要实施抗震预防措施,尤其是广大农村。所以,搞好村镇建设的抗震防灾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一设的飞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速度日益加快,农村房屋建设中暴露出来工程抗震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做好村镇建设的抗震防灾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曾桂香 《华商》2008,(3):133-133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强烈的地震作用不但会直接摧毁工程结构,而且还会通过地基失稳或过大变形而间接地使结构产生破坏。所以加强抗震设防尤为重要,本文从抗震设计角度谈了建筑抗震设计的必要性,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重点阐述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侧,为工程技术人员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品牌》2014,(11)
近几年来地震频发,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的抗震性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设计指标,其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主要阐述建筑设计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的作用,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关键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斜拉桥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广泛应用.对下斜拉桥的抗震分析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对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斜拉桥地震响应及震害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斜拉桥抗震设计思想及设防准则,具体对当前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将建筑设计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如何加强抗震性的研究上,具有较好的抗震性的建筑物,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尽可能的保护生命,减少经济损失,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加强对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房屋建筑行业和经济一定是呈现正相关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飞,房屋建筑一定也不会是停滞不前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型的商业区、居民楼一定是在逐渐发展的。对于房屋建筑在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本文针对于其结构,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房屋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安全问题是核心。房屋的建筑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住户的居住安全,如果结构不具有持久性,有可能会造成房屋建筑使用周期短的问题,还需要在后期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去弥补设计不足所带来的问题。所以设计的经济性在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是保证用户安全和建筑单位最大化利益的重要核心。  相似文献   

20.
对地震作用力的计算,可采用综合结构力学,线性代数及微分方程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对任何结构进行动态分析,可以计算任何地区,在任何烈度下,任何结构的地震作用力、最大加速度、最大位移,从而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或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