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基本框架分析出发,编制了制度量表,并以838户信用销售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信用管理制度指数,对样本企业制度状况进行评估,得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的基本结论。同时,运用结构方程式建模方法,构建了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分析模型,得出信用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影响应收账款质量和盈利能力两条途径,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信用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强化企业信用管理成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文章提出了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就必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法律环境,发挥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改革产权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当务之急是加快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而建立整体良好的信用环境则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如何优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制度环境,即道德环境、法制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用缺失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因素、企业产权和政府行为因素等角度分析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要提高企业信用要多管齐下,从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保护企业产权等角度来提高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6.
7.
企业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势必严重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致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应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企业信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企业信用管理方面普遍薄弱,本论文将对信用销售管理作系统介绍,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构建信用销售管理体系.通过成立专门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启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确定中间商及客户详细信用额度来执行信用管理,目的在于规范公司信用销售流程,从而使公司及时收回货款,保证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9.
栾弘勋 《时代金融》2013,(14):206-207
治理企业信用缺失,应加强政府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政策支持,正确地实施角色定位,提高合同履行质量及加强内部管理,设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建立规范严密的信用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信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微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小微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霞 《中国外资》2010,(14):151-151
目前国内企业信用管理方面普遍薄弱,本论文将对信用销售管理作系统介绍,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构建信用销售管理体系。通过成立专门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启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确定中间商及客户详细信用额度来执行信用管理,目的在于规范公司信用销售流程,从而使公司及时收回货款,保证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11.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是我国所颁布的第一部有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法规,这部法规的出台无疑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重大发展。本文从分析《条例》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法的发展入手,试图对《条例》的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比照其设立初衷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性的政策调整,一方面尝试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另一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仍需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全局范围内对其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立法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西方国家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法律体系,成为国家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具体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立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认为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健全,应在充分考虑现有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立法的经验,着力做好培育诚信文化、强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信用立法和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V形期权模型,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套利风险.借助于该模型,本文分析了宏观环境变化威胁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质量的一种路径,探讨了商业银行现有风险量化手段的不足.结合当前的世界经济状况和中国信贷环境中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存在由此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并提出了规避或减轻此类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solidarity-finance system of relationships, which has characteristics that differ from those of other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underpins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of this article. Social and solidarity finance constitutes a set of interdependent financial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partner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rganisations, that mesh into an organised whole.This article makes us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those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organis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hat are not strictly economic. First, we offer a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on social and solidarity finance from an institutional point of view. Then,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we outlin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lternative finance and its ability to respond to specific entrepreneurship needs. Finally, we present the French situation regarding social and solidarity finance to highligh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lternative finance.  相似文献   

16.
信用风险和应收帐款管理问题是当前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设立信管理部门、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应收帐款管理制度、帐龄控制制度等,有效地改善了公司应帐款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应收帐款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发展、改善了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企业管理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针对其面临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的信用风险采取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长期以传统模式为主,这种方式较为被动,缺少积极性及动态有效性。该种方式的缺陷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显得更为严峻,而信用衍生品作为能够有效转移信用风险的创新产品,很有须要将其引进到信用风险管理中。在学习与借鉴前人关于信用衍生品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的经验上,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对银行信用资产质量与信用衍生品交易量的关系作出了研究,得出了信用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或转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了作用,进而保证了信用资产质量的结论,结合了信用衍生品在我国实际的发展现状与条件,提出了该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谢金静  陈学军 《征信》2020,38(3):39-44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等创新场景的不断涌现和市场对征信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征信市场出现的新业态、新形式、新需求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与管理职能的履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主要表现为企业征信机构违规经营、征信系统“曲线接入”并引发投诉、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有待提升等.基于此,从履职视角提出如下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应继续强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辖区农村信用社资本结构以及资本管理现状,同时对资本管理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资本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出了农村信贷联络员制度。该制度搭建了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桥梁,较好的解决了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信息矛盾。如何从经济学理论上解释农村信贷联络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是农村金融服务制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贵州省农村信贷联络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为推广该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