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5,(10)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旅游文化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外宣翻译作为促使旅游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手段,外宣翻译的质量被日益提到了桌面上,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将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工作做好进而提高旅游文化的地位,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外宣资料的语篇类型,中英规范文本差异,预期目的等决定了其特殊性以及复杂性.目的论将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至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企业外宣资料翻译提供宏观理论基础,而"信息突出原则"为外宣材料翻译提供微观理据.本文通过对中英企业外宣资料对比分析,以目的论以及"信息突出原则"为理论依据,认为企业外宣资料必须符合目的语的"通用文体规范",并在翻译中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宣传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外宣翻译是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是翻译的一个特殊领域,对翻译的精准性要求也很高.高质量的外宣翻译可以促进对外交流,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地总结外宣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这些对今后的外宣翻译工作有所帮助,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魅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英译外宣资料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外国读者不知所云,影响了我们的对外交流,削弱了我们对外宣传的预期效果。应从一些外宣翻译的实例出发,探讨外宣翻译误译的缘由以及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外了解我国国情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作为外宣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英语新闻报道就发挥了桥梁作用。为了使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领域,本文尝试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外宣的英语新闻报道并提出外宣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红色旅游外宣资料有其独特的风格,但在汉英翻译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主要特点,并从翻译目的、译文的可接受性和意识形态的操控方面,探讨红色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的原则,以期解决相关问题,加强红色旅游的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7.
地方特产外宣离不开地域文化的依托,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产品创生的根源,也是地方特色产品固有的符号标识和内容元素,充分融合地域文化意象进行特产外宣能有效提高产品地位和品牌价值。本文以地域文化的产业开发为立足点,以区域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为研究视角,对地方特产外宣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了特色产品的文化品牌价值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机制,以及特产外宣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外宣翻译及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术界初步形成了外宣翻译以翻译者为主体,结合研究工具、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的"一体三维"的研究体系。熟稔"一体三维"的研究体系,有助于改进我国外宣翻译质量,进而推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宣传进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崭新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方法为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介绍拉萨布达拉宫的旅游外宣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角度出发探讨其英译策略。在三维转换方法的指导下,译文流畅自然,能够顺利实现旅游外宣翻译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国际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显得愈发突出。然而,目前多数企业对企业外宣资料翻译工作缺乏足够重视,采取的外宣资料翻译方法也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实效。为此,在外宣资料翻译实践中,企业既应力求言简意赅,方便客户记忆;也应尽量选择符合消费心理的吉祥词语;还应基于市场定位和产品特性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从语言文化角度,分析了对外宣传的新形势、新要求,并结合目前西藏拉萨市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如下角度提出优化外宣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外宣译者应发挥译者主体性,适应由外宣翻译目的、源语文本功能、源语与译语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等众多元素构成的生态环境,灵活应用变译策略,实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选择"三维"适应度高的译文。以南通市对外宣传资料为例,探讨了外宣翻译中"三维"适应与选择转换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在翻译史上很早就有体现。目前企业外宣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而对其商业经济价值的研究较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翻译经济价值研究现状,从翻译学、政治经济学、语言经济学角度,对翻译的商业经济价值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企业外宣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丰富企业外宣翻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加强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全方位思考高校对外宣传工作,在抓住重点,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感召力突出亮点;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关注热点,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寻找结合点,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突破难点,开拓高校外宣工作新思路等方面展开阐述,一一分析,深入探讨了加强外宣工作的种种途径,从而引出对做好高校外宣工作的体会和启示,并提出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方法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角度出发探讨泰安历史文化外宣翻译的可行性策略。在三维转换方法的指导下,外宣译本流畅自然,有利于泰安历史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宣传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而外宣翻译则在对外宣传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理论上不成体系,外宣翻译质量仍待进一步提高,无法取得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要,笔者认为外宣翻译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争端日趋增多,使得近年来对法律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法律外宣也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通过实例探讨外宣法律文本的英译本。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民俗文化外宣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民俗文化外宣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强势经济会促使文化走出去,吸引异域文化群体关注该地区文化,促使文化影响力提升;反之,文化的传播又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董磊磊 《中国报业》2012,(12):209-210
本文将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研究对象,总结思考该院近五年的外宣方式与思路,在广泛吸取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提出如何做好独立学院的对外宣传的思路,并寻求提出独立学院对外宣传工作机制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语言相互糅杂,文化交流的壁垒变得相对薄弱,但两种语言在交流时势必会产生冲突。基于模因论的原理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英文语言的生存环境以及中文网页中英文强势模因对中文翻译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企业外宣翻译板块中英文植入对中文语言翻译造成的影响,并以此对企业外宣板块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