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完全契约理论下,信息权力对会计稳定性具有影响.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相比,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信息权力对会计稳健性有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层信息权力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特色的关系交易背景,利用2006年~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客户集中度对股权激励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其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客户集中度会强化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正向关系,降低企业价值,并且这种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关注管理层权力的治理问题,高度重视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并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3.
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是否会削弱或强化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仍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此为切入点提出研究假设,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所筛选的4 484家上市公司2012—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为调节变量,围绕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时序区间内,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整体上,股权集中度弱化了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对于股权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调节方向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有所弱化;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4.
以2015—2019年中国沪深A股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因子分析得出公司成长性综合得分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同时探讨对二者关系起到调节作用的股权集中度,并使用替换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研发资金投入还是研发人员投入,均与科技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呈显著正相关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研发资金投入的作用较研发人员投入更为显著;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与公司成长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研发投入对公司成长性的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1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①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但不显著;②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导致高的负债率;③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债务之间的关联性不受公司股权集中度影响;④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债务之间的关联性受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影响;⑤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的相互作用能够调节股权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得出了许多有助于诠释资本结构之谜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文献中关于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结论不一致和与供应链管理实际脱节的问题,以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样本,充分考虑上市公司在供应链关系管理中的特点,并引入内部控制这一重要的供应链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对供应链集中度和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供应链集中度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供应商的集中度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客户的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
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7~2009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集中度是否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上市公司越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社会责任履行显著正相关,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不显著。再进一步区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项目后发现,股权集中度对政府、投资者和员工社会...  相似文献   

9.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其通过重构治理逻辑深刻地影响企业集团的行为和决策偏好。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管理权集散的视角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集团权力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促进企业集团管理分权,当企业业绩承压、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管理层心态积极时,此种分权行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降低代理成本三方面对集团的管理分权决策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下的分权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健性。文章拓展了企业集团权力配置在会计实证中的应用,为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集团优化权力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激励对象、激励模式、作用路径等均有可能影响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以2006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股权激励实施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其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管理层、核心技术员工和董事会持股均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有效激励对象;无论是采用限制性股票还是股票期权,管理层、董事会持股都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但对于核心技术员工而言选择股票期权方式更为有效,管理层薪酬激励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加研发投入是管理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数据,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通过考察会计稳健性、信息不对称、诉讼风险和管理层盈余预测策略的交互影响,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对盈余预测策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会影响管理层发布盈余预测的策略,会计稳健性越高,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模糊的盈余预测(如定性预测),而会计稳健性越低,管理层越倾向于发布精确的盈余预测(如点预测);会计稳健性既可能通过诉讼风险途径影响盈余预测策略,也可能通过信息不对称影响盈余预测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对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会干预薪酬制定过程,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攫取的超额薪酬越多;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向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提供咨询与监督,表现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中高网络中心度的独立董事能够更强地抑制管理层权力对超额薪酬的攫取。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位置特征是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朱慧 《全国商情》2013,(11):20-22
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结论,一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二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三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绩效存在区间影响。本文以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效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按照终极产权论的观点,在对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私有产权和外部大股东持股有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国有股和流通股与公司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持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取决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负相关;当第一大股东为私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结论,一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二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三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绩效存在区间影响。本文以吉林省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效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公司治理对这一影响的不同干扰效应。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负相关,表明会计稳健性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结构显著影响会计稳健性与创新投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0-2014年188家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企业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高管持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及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对第一类代理成本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第二类代理成本不相关;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两类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两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权力接近/抑制理论,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如何影响公司风险承担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提高管理层权力能够引致其"行为接近系统",促使管理者更为注重风险承担的潜在收益,进而促进公司风险承担;而降低管理层权力则激发其"行为抑制系统",促使管理者将注意力转移到避免风险承担的负面产出方面,进而降低公司风险承担。而国有产权企业政治属性的嵌入弱化了管理层权力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财务报告的稳健性在企业与内外各方的契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可能会受之影响。以2000~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的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再融资费用率和再融资金额也越低。在多种稳健性测试下,这一结果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沪、深两市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意愿与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所呈现的动态特征。结果发现:(1)从整体来看,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的创新意愿与创新产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意愿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生命进程的推进而下降;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仅在成长期和衰退期显著,且成长期的促进效应最强;(3)通过研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创新类型的影响发现,管理层权力始终促使企业选择发明型创新。以上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依据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管理层权力进行相应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