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税收负担是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是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利益再分配关系的体现,税收负担是直接沙及国计民生的最尖锐、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税收执法机关应提高征管质量,加强税源管理等措施,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纳税人应树立恰当纳税的观念,对于应缴税款做到应缴尽.  相似文献   

2.
税收管辖权是具有独立主权国家基本的征税纳税权力。国家的基本国情、现行经济政策及国际经济地位决定了一国采用哪种税收管辖权制度。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国经营企业在职人员的流动率较高,使现行的税收管辖权原则面临新的困境,现有的税收分配关系不协调。少纳税多盈利是每一个理性经济人的欲望,所以税收管辖权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逃税避税。处理好税收管辖权原则和国家税收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国际征税纳税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郎立研 《财贸研究》1995,6(3):72-73
<正> 一、关于中性税收 中性税收是西方税收学界所倡导和推行的一条重要原则。它的基本思想是经济生活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避免国家征税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不良影响,避免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相似文献   

4.
税收中性原则是原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税收原则。以税收中性原则为指导的税制建设应当简化税制,避免设置消极作用大的税种,降低税率,降低征税成本。税收中性原则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个已经有广泛的探讨,这里就不再赘述。我要想说的是,到底税收中性原则是否适合中国现在的发展国情,如果适合,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扬长避短,运用好税收中性原则,使其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税收优惠,是指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待的总称。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按照预定目的,减除或减轻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的一种形式。税收优惠作为税收制度和财政政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人们对税收优惠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观点认为,税收优惠就是指减税、免税。也有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6.
作为最重要的税收原则之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它的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效益的最大化.针对于此,本文从福利经济学公理的角度,分析对不同的征收对象征税所面对的不同的经济效率,为税收政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世界各国出口退税涉及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而增值税的中性特点决定了出口退税的中性本质。因此,完全出口退税模式便成为税收中性原则的良好体现。首先,出口退税率中性,即出口国对出口产品实行"彻底退税",征多少,退多少,征税率与退税率相同;其次,退税后出口企业税负一致,即出口退税制度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不同出口经营方式、不同贸易方式的经济影响应是中性的,从而使退税后这些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尽可能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曾志文 《财贸研究》2002,13(4):88-89
税收是改变人们经济活动相对利益、影响人们经济行为、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力量。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的调控,力求从总体上在满足既定财政收入情况下,达到效率与公平两者协调的最好状态,使其对效率损失与不公平程度降低到最小限度,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税收调控的运作要依据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要求,遵守WTO的基本原则,同时应考虑市场机制、宏观税率与税制结构、其他调控工具等因素的状况,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税收流失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流失不仅严重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而且在税收流失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不良的经济效应,会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黑龙江省国有经济比重大,税收流失的内在机理、形式以及影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税收规模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税收流失规模低于全国水平,但其流失规模有增加的趋势。应规范政府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捋清税费关系,减轻纳税人的额外负担。抓住时机进行税制改革,使纳税人税收负担趋于合理。进一步完善征收管理法,加大对偷逃税款的惩罚力度,提高纳税人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0.
赵娟 《商业会计》2013,(2):39-40
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企业对外投资越来越广泛,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税收抵免问题.因不同国家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而引致的重复征税,或者不同国家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引致的重复征税问题必然引发矛盾,所以以消除双重征税为主要内容的双边征税协定应运而生.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消除双重征税的方法是抵免法.因此,本文从税收抵免的概念和分类入手,举例解析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的纳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伯玉 《商业时代》2005,(29):43-43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肇始于英国,现已为当今各国所公认,其基本精神在各国宪法或税法中都有体现。税收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税收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税种法定、税收要素法定、程序法定。我国宪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都有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在即将制定的税收基本法中亦应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的必然选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纳税负担的低位选择.税收筹划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要有预见性,要考虑关联性,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
对非法所得要不要进行征税,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税法方面争论不息的话题。根据我国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在我国现阶段,非法所得收入不是我国税法上的征税对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对非法所得不进行征税,又显失公平。从税法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及在前人基础上,浅显地分析对非法所得课税的可行性及其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税收筹划与企业理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向丽 《现代商业》2007,(23):44-44
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的必然选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纳税负担的低位选择。税收筹划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要有预见性,要考虑关联性,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网上贸易的“征税盲区”,网上贸易的税收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坚持的税收原则包括:税收中性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尽量利用既有税收规定原则和坚持国家税收主权原则。同时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把握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原则的适应性,建立健全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同时加强税收征管的电子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政府课税,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给纳税人造成税收负担;因此,征税与纳税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对矛盾,而治税则是税收保证的根本手段,本文就依法治税浅谈了一些笔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税收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经济产物。但是税收作为强制性的征收,将经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部门,好像在买方和卖方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势必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使经济活动进一步改善,社会利益得到增加,产生税收的额外收益;也可能使经济活动受到干扰和影响,社会利益受到削弱,经济主体效率损失,产生税收的额外负担。不仅如此,税收在征收过程中还要发生大量的费用支出。因此,税收的征收活动同样存在得所得与失所失的比较问题,这就是税收的成本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8.
增值税是指对增值额征税的税种,增值额是商品在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产生的新增价值,对于商品来说,增值额是商品额外的附加值。只要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加工或者是销售等的个人和单位,都应该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中性税种。在我国,纳税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如果纳税主体是企业,企业对收税进行筹划,就能得出企业税收筹划概念。企业税收筹划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现代企业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内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对增值税进行合理地筹划,科学合理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有利于企业取得节税免税收益,降低税收负担,从而能有效利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税收三高应降下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说,对税务部门征税成本审计调查情况显示,征税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人员支出水平较高等问题。税收成本高、纳税成本高和整体税负高,似乎成了我国税收的一大特色。所以,我们必须检讨自己的税收政策,把中国税收的"三高"彻底降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各国出口退税涉及的主要税种是增值税,而增值税的中性特点决定了出口退税的中性本质。因此,完全出口退税模式便成为税收中性原则的良好体现。首先,出口退税率中性,即出口国对出口产品实行“彻底退税”,征多少,退多少,征税率与退税率相同;其次,退税后出口企业税负一致,即出口退税制度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不同出口经营方式、不同贸易方式的经济影响应是中性的,从而使退税后这些出口企业的税收债担尽可能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