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静  单乐 《新西部(上)》2013,(19):139+148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我们要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传播途径,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它能够提升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中医药企业多方力量的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是同时也给虚假中医药信息的传播提供可乘之机.本文梳理了互联网虚假中医药信息传播的表现,即通过合法网站和自建虚假中医机构的网站两种形式传播,以及产生原因与危害,提出了治理对策,即应进一步提高网站公司的法律意识、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对于刊登非法中医药信息的网站实行问责制等.  相似文献   

4.
彭金维,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技艺和文化,通过香港这个与世界融合交流活跃的地区进行不懈地传播和交流,为中医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科 《魅力中国》2013,(22):17-17
作为困际中医药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中医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不仅引发了全球“中医热”,塑造了积极的中国形象,提上了国家软实力。还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价值。但中医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建设和教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文章提出,亟待构建汇集资源、贯穿内外的中医药国际化交流平台,以发挥国家形象展示平台、教育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产业合作平台、文化传播宣传平台功能,不断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国际水平及影响力,进而推动中医药文化和产业更稳定、扎实地走向世界,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的健康经济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7.
高等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现实和中医药院校的学校特色,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团队合作模式和自我发展模式,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高航 《中国经贸》2007,(7):86-88
自神农氏尝百草迄今,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灿烂文化已经延续了7000多年。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一直是华夏民族人民健康的保障,由于功效显著,中医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影响了邻近中国的多个国家,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汉医药、韩医药等叫法虽然不同,但本质仍然是中国的中医药。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国汉族、藏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云南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是我国中医文化的奇葩;采取有效的路径和对策,促进云南民族医药实现国际化,对于充分发挥云南民族医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古以来,宁波中医药史辉煌璀璨,源远流长。陈藏器、臧中立、滑寿、赵献可、柯琴、范文虎、陆银华、董廷瑶、裘沛然等名医辈出,享誉杏林;宋氏妇科、陆氏伤科、范氏内科、董氏儿科、钟氏妇科、劳氏伤科、严氏外科等中医世家闻名于世。近年来,宁波市通过健全中医药网络服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等平台,传承振兴中医国粹。  相似文献   

11.
盛建国 《魅力中国》2013,(26):369-369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旨的孔子学院通过日常汉语教学较好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内涵明确了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中国的什么文化。分析当前国际文化格局和文化传播过程可能遭遇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战略,密切跟踪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春发 《魅力中国》2013,(10):362-362
文化传播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渠道。随着市场文化的兴起,群文传播已冲破“小文化”的范围,向“大文化”拓展,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纵横交错的网络,产生了新的渗透力和覆盖面。然而,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中也暴露出形形色色的问题。作为国办的文化馆,如何加强群文传播导向工作,充分发挥它在整个群众文化传播中的龙头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相似文献   

13.
康昕 《魅力中国》2013,(20):14-15
摘要:红色文化主要以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传播,其具有强大又真实的历史说服力,成为了培育青少年的宝贵教材,随着新世纪网络的普及,网络传播手段已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红色文化利用网络的快捷、开放、互动等优势.传播给大众革命文化和精神,加强了红色文化网络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内涵、德育功能以及与网络传播手段相结合的分析,试讨论红色文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桑莉 《黑河学刊》2022,(1):14-20
在当代非遗刺绣宣传片中,女性形象主要被建构为刺绣技术传播者,而较少出现与刺绣文化的个性互动和参与其中的身心体验,从而呈现出静态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特点。当代非遗文化传播者应由技术传播向文化传播转化,通过强化人技互动,凸显非遗文化传播的时代新貌。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医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植物药物的复兴,中医药国际贸易额日益增大,为我国扩大中医药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7,(2):44-44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日前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吴仪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不容置疑。中医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最具原始创新潜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青民 《魅力中国》2014,(20):42-42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承,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文化热”的浪潮之下,我们借助弘扬传统文化的契机,从教育阵地、文化产业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入手做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连接着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与当代实践。当前,算法推荐已主宰互联网信息传播,红色文化与算法推荐融合过程中面临着部分用户易误解被碎片化的红色文化内容、部分平台削减红色文化内容传播占比、部分群体难以跳出网络舒适圈而忽视红色文化内容等现实困境。为实现红色文化全媒体、全范围的传播,亟需借力新的传播生态,发挥算法推荐的赋能作用,通过有效整合优质内容、高质量传播红色文化以及重构红色文化话语权,为红色文化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广告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必然文化产物。在全球化浪潮中,传播文化呈现跨文化传播的特质,而广告也必然受到此特质的冲击和影响。广告本身包含着许多文化,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广告。在跨文化广告传播过程中,可运用广告文化的规则和技巧,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去影响受众,塑造其更深层次的广告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韦永贵  张艺川 《南方经济》2021,40(11):97-121
文章将跨国文化传播纳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局部均衡分析法阐述了跨国文化传播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逻辑,并深入分析跨国文化传播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进而以友好城市作为我国跨国文化传播的代理变量,使用PSM-DID模型、SUR模型、TE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跨国文化传播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国文化传播显著推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且这一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贸易产品差异性、洲际差异性及时滞性特征。在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中初步发现,以友好城市表征的跨国文化传播通过信任塑造机制所形成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市场拓展产生的文化差异倒逼机制,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水平。该研究可为推动中华文化的跨国传播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