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50):A043-A045
2004年啤酒行业进入了后并购l时代。一方面。国内啤酒第一军团的青岛、燕京、华润基本上完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开始对所并购企业的整合,苦练内功,锤炼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二三啤酒军团表现活跃,紧锣密鼓地进行并购,使得区域性市场啤酒品牌数量增多,未来啤酒市场充满了变数,竞争也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2.
《电子外贸》2005,(5):14-16
以资本为纽带,将中国啤酒市场的主流厂商以及近年来进入中国的外资啤酒巨头进行划分,归纳出中国啤酒行业九大“啤系”。可以预见,伴随未来几年中国啤酒行业并购整合的进一步升级,这些出身名门的“啤酒贵族”将成为引领行业的生力军.中国啤市“整合终结者”亦将从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14):A028-A029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啤酒论坛上。对今后10年到20年中国啤酒行业将如何发展,啤酒工业协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今后啤酒行业将出现以大中型啤酒集团为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型啤酒集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取得跨国啤酒集团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实行强强合作,越做越强,成为中国啤酒发展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啤酒市场上燕京、五星、北京三足鼎立,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啤酒市场燕京一枝独秀,虽然有青啤和洋啤众多对手的进攻,但燕京啤酒一直保持着市场老大的地位。2004年5月11日,北京啤酒朝日公司在京宣布,北啤怀柔新工厂投产在即,新北京啤酒即将登陆市场。得到提升的新北京啤酒无疑增加了北京啤酒市场的变数,同时也将增强整个京啤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2):A028-A029
2004年,啤酒行业的新品年。随着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啤酒原辅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因此希望出新品抢占一部分市场。他们主要的方式是更换产品包装,基本上是新瓶装旧酒,产品的口味以及质量没有太大的提升。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市场并购逐步完成,出于对主品牌的保护,有些大型啤酒企业推出和主品牌不同的新品,作为2004年的主打产品,积极抢占外埠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高端啤酒的利润高于中低端啤酒数倍,中高端啤酒市场成、勾啤酒企业争相发力的目标。预计到2013年.全球高端啤酒市场总容量将达到6550万千升,比2006年提高74.7%。亚太地区将增长125%,达1550万千升,主要受中国市场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连海萍  仲巍 《商》2014,(48):13-13
随着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高档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但低档啤酒仍占据着我国啤酒市场的大半江山,除了青岛、华润等几个全国性的啤酒企业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外,其它啤酒品牌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在我国中低档啤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表象下,大量的空白市场依然存在。企业自身也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本文通过对中低档啤酒市场特点、行业竞争行为等方面入手,了解该行业现有状况。并为企业未来的市场发展做出规划。  相似文献   

8.
啤酒行业向来不缺乏故事,第一梯队有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三家企业,这几年打得难解难分。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采用积极扩张的策略,十年的时间从几十万升激增到近千万升的产能,雪花的并购狂潮加剧了中国啤酒行业兼并重组的速度,使国内啤酒企业从2000多家下降到目前不足300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啤酒产业自1987年复苏,到1992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14年,至1999年突破2000万吨用了7年;而至2005年突破3000万吨只用了6年。2006年将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新拐点。  相似文献   

10.
武刚 《糖烟酒周刊》2005,(8):A014-A014
2004年啤酒行业掀起了整合热潮,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在全国各地兼并、入股、建厂,形成我国啤酒业青岛、华润、燕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啤酒的消费量巨大。这也是啤酒企业对北京市场觊觎的原因之一,青啤是趁并购之际。顺势进入北京市场,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消化、转移。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世纪初期啤酒的引入开始,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啤酒产业从无到有,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销量超4200万千升的啤酒生产大国。从全国范围看,啤酒销量虽持续增加,但外资参与竞争、啤酒企业经济效益呈规模效应、增长趋势变缓、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地区的增长。啤酒寡头企业纷纷将自己的战略版图延伸到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相似文献   

12.
从零起步成长为行业老大需要多久?华润雪花啤酒的回答震惊业界:十五年。雪花啤酒以此证明,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已经磨砺出了比肩全球啤酒巨头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华东地区的上海及江浙地区是各大啤酒巨头十分看重的战略要地,一方面该地区与华南地区相似,消费力极强。如2003年,浙江啤酒消费总量在170万吨以上,人均年消费量达44升。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啤酒市场,远远超过全国人均19升的水平。另一方面,华东地区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品牌,很多市场空白没有被占领,因此啤酒行业的巨头纷纷布局华东。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啤酒行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出啤酒行业的一些清洁生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翔 《华糖商情》2001,(32):19-19
江西省地处华南腹地,东与福建比邻。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现有啤酒生产企业18家,其中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仅有1家。由此可见江西省啤酒行业实力很弱,留有较大的市场空档,为闽啤大举进攻江西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以惠泉和雪津为代表的闽啤,在江西啤酒市场上与江西地产品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相似文献   

16.
8月上旬,中国三大啤酒生产商之一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啤)出资人民币3.6亿元(1美元=人民币 8.28元)收购了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泉啤酒)38.15%的股权,这是该公司所进行的一系列并购交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邱黎强发表报告指出,此次收购意味著啤酒行业的整合思路开始出新。  相似文献   

17.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4,(49):30-30
华南啤酒市场,是啤酒厂家争夺的重点。其中广东啤酒市场是重中之重,因为当地的啤酒消费量大,啤酒的利润率高。在广州销售的啤酒品牌达80多种,但是还没有占有率达50%以上的品牌,可以说这一地区的包容性很强,所以广东市场将成为众多希望做全国品牌的企业首选要拓展的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6,(6):68-68
由济南啤酒集团生产,济南东方红商贸公司全程行销策划的健生活菌生物啤酒,定位于中国保健啤酒的新标杆,力求在高端市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保健啤酒第一品牌。掀起啤酒行业的保健风暴。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消息,中国啤酒市场行业第一品牌雪花啤酒,在2011年的啤酒销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吨。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位居全球前五。  相似文献   

20.
就在青岛啤酒发布未来三年产销量目标千万千升的余音尚未散去之际,这家中国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最强、品牌价值列国内行业首位、产销量居世界啤酒行业第六的行业领军企业再传佳音。6月24日,青岛啤酒年产60万千升生产基地落户揭阳作为当地重大的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