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开芸绫 《金卡工程》2010,14(7):261-262
我国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面临严重危机。把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用于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既可以消耗多余的外汇储备化解外汇储备危机,而且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更具有民族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代再看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金融》2010,(10):32-34
走向国际化是人民币的必然选择,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国情和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分步骤分阶段的实现人民币的货币职能和地域扩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定位、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曲凤杰 《新金融》2010,(3):15-20
金融危机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压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增强,为人民币在区域以及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条件。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应该是发挥区域核心货币作用,并探讨了人民币发挥区域核心贷币作用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对我国自危机爆发以来的汇率政策的实行情况进行阐述,总结了后危机时代我国汇率政策所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最后,本文根据汇率政策制定的目标和我国汇率政策所面临的挑战提出针对化的政策建议,在不断完善我国汇率机制的同时,缓慢的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慢慢升值到一个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水平,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5.
2008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后危机时代加强和强化金融监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重塑监管理念、健全监管机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是进一步改进金融监管工作的关键,以此达到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实现金融业安全稳定和良好运作秩序的金融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需要,改变当前"一行三会"互不隶属的状况,修改《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推进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两种模式: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实行单一的大监管模式和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图对一直被世界各国仿效的美国式银行模式及其监管体制进行反思,在对美国金融模式拿来主义的同时,也应该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探索符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特点的规制机制,为我国的金融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杨瑞跃 《时代金融》2012,(29):18+22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日益明显。截至2012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上升至32400.05亿美元,如何应对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风险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就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已经实施了的应对措施,讨论我国外汇储备困境的最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人们对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普遍质疑,改革之声此起彼伏。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要求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制定清晰、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逐步确立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相适应的货币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出现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国际金融监管变革,并相应地制定我行国际化发展策略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得到了7个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跨境人民币交易范围和数量的迅速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境内人民币与境外人民币之间如何建立“防火墙”,防范围际投机资本的攻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境外人民币流出入通过设立“外汇人民币”账户可以与境内人民币分离,便利对境外人民币的统计监测,区分和掌握人民币基础货币在境内和境外的分布状况和变动情况,起到预警作用,也便于货币政策的稳健运行。与之配套的措施是建立健全境外人民币清算体系,将“外汇人民币”纳入国际收支统计分析及外债统计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12.
彭晓霜 《中国外资》2011,(18):35-35
本文由人民币的现状和国际化的需求开始,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最后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主要研究结论有三点:第一,近三年内,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猛增;第二,人民国际化研究所关注的问题相对集中;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中英双边政策支持和金融市场力量的合力驱动之下,伦敦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伴随中英政策合作成果全面显现、中英经贸往来水平不断提升、市场驱动人民币产品创新和金融交易驶入快车道,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资银行需从外汇交易业务、贸易金融服务、投融资业务和市场研究等领域加大投入和开拓力度,全面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国主权信用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而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特里芬难题有其特殊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入考虑。文章从分析中国投资驱动、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入手,提出中国应尽快打破经济僵局和转变增长方式,让利率和汇率回归常态。更进一步地,文章认为中国应继续完善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发行机制,同时较为稳步的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相似文献   

16.
Macroeconomic policy choices in open economies are constrained by the trilemma according to which the objectives of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monetary independence and capital mobility cannot be attained jointly. This paper shows that foreign exchange interventions provide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to relax the trilemma. An active reserve policy allows central banks to pursue independent monetary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when the capital account is liberalised.We use the framework of the portfolio balance model to show that 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s may substitute for capital controls. Both allow a country to achieve the other two objectives of the trilemma. Our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country panel data set covering the period 1970–2010 confirms this theoretical insight: the weighted sum of the three trilemma objectives increases in the degree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 The capacity to relax the trilemma constraint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and has been most effective in emerg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汇率浮动、资本可自由流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货币政策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流动、货币替代和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8.
戴鸿广 《海南金融》2010,(10):36-39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即是货币竞争。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结果,也是维护中国国际利益的重要手段,更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及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括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并具体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各条件的现实基础。文章指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其条件基本相适应,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应重点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条件如何协同推进,并在动态演进中始终保持彼此的基本适应,巩固和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主权国家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本币的国际供给。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通过经常项下跨境贸易输出人民币已取得显著成效。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纵向发展,人民币跨境收支格局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净输出规模大幅下降。如何扩大人民币对外输出以支持离岸市场发展和人民币在境外的循环使用,成为当前亟需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人民币对外输出的意义、输出的主要方式进行了阐述,对当前人民币对外输出放缓的现象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总结了日本推进日元对外输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人民币对外输出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