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会计准则的发展。然而会计准则的发展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理论产生一系列的漏洞,这直接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如果解决不当,不仅会导致公司的亏损,更会导致我国经济的衰退。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论述,并且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这为平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在我国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现已广泛存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并且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什么是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持何种态度,尚未形成共识,也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在实践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也是各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深入研究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和证券市场规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梁丽娟  俞茜芝 《商》2012,(20):45+44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概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施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已成为财务会计领域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现状,并重点分析了资产重组和转移定价两种主要方式。最后提出了基于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治理对策研。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普遍操控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侵犯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但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为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降低检查风险,因而逐渐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更多的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因此,正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和丰富真实盈余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众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十分希望加以治理和规范的紧迫问题.文章解释说明了盈余管理的含义,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动机,并通过以上分析论述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含义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并提出防范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指出在各种影响因素下是如何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并提出公司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改进建议,进一步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繁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深层关系,将为促进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准则作为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的标准,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探讨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剖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因素,分析了新准则为上市公司提供的盈余管理新空间,以期为有效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种常用手段,最后对如何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横截面数据、修正的Jones模型的对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确实大量存在盈余管理现象.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的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表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高危群体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著相关,说明了注册会计师在发现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畕畾 《商》2012,(23):72+5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过度的盈余管理将给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立足我国国情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中的主要盈余管理手段,探讨在收购兼并、资产剥离、资产置换和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然后,就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冬梅 《商业研究》2003,(16):50-52
盈余管理是实证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 ,介绍了国外关于盈余管理动机和类型的研究成果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特殊制度背景下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并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特征,指出如何正面发挥高管的股权激励,减少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分析管理层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框架,以期为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敏 《致富时代》2011,(5):51-51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众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十分希望加以治理和规范的紧迫问题。文章就针对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论资产减值准则变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筠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80-18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对资产减值政策做了较大调整,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具体实际运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现有资产减值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仍有空间。先阐述了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在现行准则下,减少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顺  严久欣  王子南 《商》2014,(49):145-145
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各种理论层出不穷,有些定论在当经时代已经不是定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金融市场的成熟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各种创新层出不穷,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的粉饰行为越来越被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使得到自身目的的同时扰乱了市场稳定。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治理将有实际的意义,本文将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关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