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上虞市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但部分村的村级经济由于历史陈年债务得不到及时化解、或村级收入缺乏稳定来源而支出却呈刚性增长、或超越自身财力兴办村级公益事业、或盲目举债兴办集体企业等因素而债台高筑.从2006年开始,上虞市把化解村级债务作为农村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化解.至2010年底,村集体的债务总额减至6155万元,平均每个村减少了31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为真实反映村级经营及非经营情况,按照村集体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村集体"三资"平台中必须进行收入与费用成本的配比来进行账务核算,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正确决策。一、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的关系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收入与支出的核算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1.权责发生制,是指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相似文献   

3.
正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准确核算村集体的收入和支出,对村集体经营及村干部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目前村集体的收入和支出核算,作一些探讨。一、村集体总收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营性收益概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有的地方还把村集体收入作为考核基层干部、脱贫攻坚的硬指标。但其中一些会计科目极易被错记,造成村集体收入核算不准,财务数据不真实,还会影响对村干部的考核。笔者所在地区出台了一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措施,根据措施的内容,对其会计核算作以下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村集体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者经营获得的发包收入,通常称之为承包金。它是村集体主要的可分配收入,也是村集体重要的资产,为防止流失,应当及时入账核算。在承包合同生效伊始就要做好村集体承包金(即发包收入)的账务处理。因为,承包金是承包合同约定的一项权利义务,承包合同一经签订生效,它就成为发包方的债权和承包方的债务。所以,当村集体与承包方签订的承包合同生效时,就有必要也应该在会计账目上反映承包金收入的情况。村集体核算承包金应当做到及时入账、准确反映,同时要根据承包合同对承包金缴交方式不同的约定,采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为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各级财政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拨付了不少补助资金。但在对财政补助资金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的乡(镇)代理会计认为都是财政拨款,可以一律纳入村集体补助收入进行会计核算,年终再将"补助收入"转  相似文献   

7.
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明显减少,对于化解农村集体债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有村办集体企业的村,开办之初都是由村集一体向银行或信用社借款来投资兴办企业。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企业都已转制为股份企业、私营企业,或者已停办,但兴办企业所形成的债务却留给了村集体。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一些地方的村集体负债过高,有的地方村均负债数百万元,部分村的债务已超出其偿还能力,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已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对浙江某市辖区的调查,力争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探索村级债务化解的有效途径。一、村级债务基本情况该区辖14个乡镇(街道)208个村,截至2018年4月底,村级负债总额为13180万元(村均负债63万元)。其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份以来,大丰市大中镇按照大丰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锁定旧债、遏制新债,分类处置、逐步化解,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思路,全力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5年底,该镇化解村级债务1216万元,有12个村成为无债村,占总村数48%。大中镇在化解和控制村级债务上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市场化运作化解债务。该镇利用土地资源、地理区域、生态环境等各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培植财源、增加集体收入,利用市场化运作来化解债务。近2年,实现工业技改投入3.7亿元,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22个,化解…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在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化解村级债务大会上,东台市新曹镇被表彰为先进乡镇.去年底,新曹镇12个村62个村民小组将所欠国家、集体个人的债务全部化解到位,实现了集体债务零目标,率先成为东台市无村级债务的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本着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扼制、化解村集体负债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较好效果.1999年至今,全市共化解村集体债务12660万元,债务债权抵顶后无负债、基本无负债的村庄占全市村庄总数的39%,村庄负债面比1998年下降15%.莱西市坚持多渠道扼制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深河乡坚持把"三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清理村级账务,化解村级债务风险,不断提升村级财务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后续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招数"。截至目前,该乡"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就查处非法合同5份,纠正10个违反政策的决定,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20个,累计化解村级债务15万余元。通过债务清理,盘活了村集体经济的"家底",促使村集体经济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了村集体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化解村级不良债务16.9亿元.其中,回收债权化解债务6.2亿元,占年度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36.7%;租赁、发包项目化解债务2.5亿元,占14.8%;拍卖资产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账务划转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高利抬款降息化解债务1.5亿元,占8.9%;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化解债务0.5亿元,占3%.全省连续两年累计化解村级不良债务47.7亿元,占2000年末村级不良债务的52.5%,平均每村债务由2000年末的134万元下降到101万元(按行政区划调整后的9157个村计算).比省政府预定的"确保两年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达到50%"的工作目标超额了2.4个百分点.其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忌走过场     
当前,各阶层都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在化解工作上,个别地方也存在一种走过场现象。 有的片面瞄准上面要求,报时序进度,具体措施不到位;有的做帐变相化解,窝藏债务,大额债务难以一时化解。就实际化解情况来看,一些经济薄弱、债务较多的村,债务化解工作仍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村级债务太高,村干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双河镇共有16个村(居)委会,94个村(居)民小组,共2.6万人,全镇计税耕地面积38267亩.2002年底村组核实债权703 90万元,核实锁定债务1011.89万元.今年3月以来,该镇大胆探索化解债务的路子,截至7月,已化解村组集体债务416.90万元,占债务总额4%,其中欠农户的债务减少243.02万元,占村组欠农户债务总额的58%;村组债权清收359.14万元,占债权总额51%.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沭阳县刘集镇在化解村级债务工作中,严格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政策办事,让村民代表把好“四关”,彻底公开,促进了债务化解工作的健康开展。一、资产登记关。村集体资产为全体村民所有。各村经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集体土地和“四荒”段落丈量组,集体林木编码组,其他资产登记组,并对每一件集体资产分别登记造册。由村民代表签字后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防止集体资产被个人占有。二、定价关。每项资产的底价,都要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结合原价、市场价确定底价;未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资产,任何人不得标价出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营管理》2003,(4):25-25
黑龙江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化解村级不良债务16.9亿元。其中,回收债权化解债务6.2亿元,占年度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36.7%;租赁、发包项目化解债务2.5亿元,占14.8%;拍卖资产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账务划转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高利抬款降息化解债务1.5亿元,占8.9%;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化解债务0.5亿元,占3%。全省连续两年累计化解村级不良债务47.7亿元,占2000年末村级不良债务的52.5%,平均每村债务由2000年末的134万元下降到101万元(按行政区划调整后的9157个村计算)。比省政府预定的“确保两年化解村…  相似文献   

18.
村集体补助收入与专项应付款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总有许多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上级拨入的资金不能正确核算,或将专项应付款记入村集体的补助收入进行会计核算,年终将上级拨入的所有资金全部由"补助收入"科目转入"本年收益",虚增了村集体的收益,或将补助收入记入其他收入,不能正确核算上级拨付的补助资金。这些处理方法不符合《村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陆续组织开展了以清理整治集体资产资源被侵占及不规范发包租赁行为、化解债务及矛盾纠纷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工作,把属于村集体的"聚宝盆"拿回来,还富于民.  相似文献   

20.
明确核算范围。经营收入、经营支出中的经营是指村集体统一经营,亦即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直接从事的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这些活动既没有承包,也不向村上交利润,范围包括农、林、牧、渔、工副业生产、服务、劳务及销售活动等。经营收入是指村直接经营取得的收入,经营支出是指村为直接经营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