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荐书目     
正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邓海清胡玉峰蒋钰炜/著2013年10月/49.00元资产证券化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在43年的历程中发展迅速,成为继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之后又一大融资体系。我国自2004年国务院宣布"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业已形成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三种模式。2013年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以来迅速发展,并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的视角对资产证券化进行解读,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对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虚拟化.资产证券化、虚拟化不断升级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审慎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保险公司投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骥锋  贾晓峰 《经济论坛》2004,(20):105-106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除了它能为发起人提供一条有效的融资途径外,关键在于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投资选择。在国外,保险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一直是活跃的投资者,它们从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王丹  刘媛 《当代经济》2016,(14):10-11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起步较为滞后,从2005年才开始真正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随着政府监管放松,2013年以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纵观各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为了实现资产证券化筹融资和分散风险的功能,我们仍需要在保证资产证券化市场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加强法律框架建设、完善监管体制,同时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吸引更多不同投资者进入证券化市场.  相似文献   

5.
朱睿 《时代经贸》2014,(6):67-68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掀起一阵资产证券化的热潮。资产证券化于1968年诞生于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迄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随后迅速在欧洲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资产证券化开始在亚洲兴起,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的资本场上资产证券化也开始流行。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状况,指出了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没有基于钻石产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不仅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缺乏钻石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研究钻石证券化产品,不但有利于我国钻石行业的发展,促进金融创新,更能加强我国在国际钻石交易中的地位.因此,本文从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历史、钻石产品特征出发,试图寻找开发钻石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自兴起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资产证券化引入中国并被视为解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运行质量高低直接关乎中国金融安全与稳定。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以及对它的政府主导原则、市场推进原则、分业经营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并完善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发达国家如德、日、英争相效仿这一先进的金融交易制度,连南美、亚非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发育不够成熟,全面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时机不够,但是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探索利用资产证券化的途径。   1992年中国诞生了运用资产证券化思路发行的海南地产投资券。 199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以交通工具注册费与高速公路过路费为支撑,在美国成功发行了 2亿美元的资产支撑证券 (ABS); 1997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以北美航运应收款为支撑的 ABS再获成功。 1999年…  相似文献   

9.
企业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并列的第三种主漉融资方式。并迅速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入剖析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不仅有利于丰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推进我国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往往是一国资产证券化的开端,MBS市场在美国等不少国家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创建自己的MBS市场的条件是否已具备以及如何创建是我国金融理论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问题,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并得以迅速发展,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也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迅速,最具有活力的金融产品。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随着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程已由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以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现状为基础,分析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迅速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迅速下降,加之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增长,加速分流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进一步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中小企业所需资金,需要通过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来获得,即我国中小企业运用资产证券化融资。这个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些是由于国家原有的政策法规不适合新型融资工具而阻碍了推行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问题。对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是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创新的重点,但从2005年正式实施以来,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下”的状况.相比国外市场,目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道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银行信贷业务和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已经成熟的业务,而资产支持票据是一种类资产证券化,也在当前中国特殊的金融环境中开始萌芽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本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视角定义资产证券化,会得到不同的解释。虽然资产证券化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并且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它们的多样性和衍生性必定是建立在资产证券化的本质特征之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资产证券化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提炼出资产证券化的本质特征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给出资产证券化新的定义,并对资产证券化本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望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这件事确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敲响了警钟。自从2005年启动试点以来,资产证券化发展缓慢,这既与现行的投融资体制有关,更与证券化参与主体之间为追求各自的利益而不能各司其职有关。为此,我们先梳理一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再结合中国的实践,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从而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信贷资产池的选择角度分析资产证券化试点阶段的经验,并以工商银行2007年工元一期为对象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代价和收益,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提供参考。该文进而提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基础资产的选择应遵循资产质量高、单笔额度大、集中度高、信用贷款占一定比例的原则。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时机,建议在信贷需求旺盛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长期贷款;在信贷需求不足时,银行流动性充足,融资后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再投资机会,就不适合大规模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2008年正式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试点期间小贷公司发展迅速,但受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偏少困扰,可贷资金不足现象普遍,长期来看无法可持续发展,小贷公司的融资工具亟需创新.本文主要是研究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证券化背景,以及分析现存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使得小贷公司能够发展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83年我国就有人开始介绍西方的资产证券化技术。在将资产证券化引入我国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考虑将什么类型的资产进行证券化,从哪里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已渐成气候,并已探索出“不良资产模式”“、住房抵押贷款模式”“、基础设施收费模式”“、出口应收款模式”等证券化的模式,并试图从中找到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最多的就是住房抵押贷款(MBS)、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基础设施的应收账款的证券化的问题,而且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住房抵押贷款(MBS)应该成为资产证券化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资产选择及制度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进入操作阶段,但由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从不良信3贷资产证券化开始的,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不良资产的证券化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更多的来自法律和制度的健全。本就此从资产证券化资产选择和制度障碍的角度,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不仅在于克服认识上的误区,更有待于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成健 《当代经济》2007,(4):80-81
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迅速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迅速下降,加之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增长,加速分流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进一步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中小企业所需资金,需要通过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来获得,即我国中小企业运用资产证券化融资.这个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些是由于国家原有的政策法规不适合新型融资工具而阻碍了推行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问题.对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