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由于雇用农民工成本低、住宅开发量分散、缺乏配套的经济技术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不够、住宅部品工业化水平低、住宅技术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等原因,导致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为加快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应推广住宅产业化基地经验,培育住宅产业化实施主体;加强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改善住宅产业化支持环境;加大住宅产业的研发投入,做好住宅产业化基础工作;推进成套技术集成的应用,突破住宅产业化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内住宅生产模数化体系,运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造保障性住房,提高建造效率,减少建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另外,文章在研究住宅建设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了住宅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目前我国建立住宅部品标准化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住宅产业集群的出现源于我国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和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背景之下,但当前住宅产业化在我国发展的局面是,整个产业化链条上呈现出的是"一盘散沙"的形态。住宅产业集群模式是改变住宅产业化发展"一盘散沙"状态的有益尝试,我国住宅产业集群的范例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实践。建议在住宅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重视关键性企业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住宅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产业化发展将是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住宅产业化的前提是具备与产业化相配套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由于钢结构体系住宅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且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因此,研究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途。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此仅就我国高层轻型住宅钢结构的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很早就提出要发展住宅产业化,但是发展却比较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产业住宅发展的内在和外在环境没有跟上。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住宅产业化全寿命周期成本中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得出是哪些因素对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从经典博弈角度,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住宅产业化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关经济主体过于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产业化住宅的未来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可以构建期权博弈模型和行为博弈模型,运用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对未来产业化住宅的高增长期权价值预期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基于互动公平的思想,通过政府引导,促使开发商和消费者积极参与产业化住宅投资,住宅产业化的社会理想结果才能得以出现并共同维护。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住宅产业化发展应从技术与部品的集成以及产业链的整合入手,才能不落入"一盘散沙"的状态。当前,吉林省住宅产业化发展可供借鉴的政府主导模式有:深圳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民参与的住宅产业化模式以及合肥的住宅产业集群模式;可供借鉴的企业主导模式有:天津的住宅产业化集团模式以及北京的住宅产业化企业联盟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美房地产发展路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兼具市场属性和福利属性。西方国家大多采用市场性住宅供给和福利性住宅供给并举的模式。1998年以前,中国主要提供纯福利性住宅,而1998年以后则完全是市场化住宅供给。比较美国和中国土地制度、供给模式发现,中国城市住宅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不是打压房地产,而是增加保障性住宅供给。土地的限价供给和住宅产业化是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两个根本因素,它们共同决定着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成品住宅发展较为缓慢的现状,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郑州市成品住宅发展的主要阻碍性因素。在借鉴国内外成品住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推进成品住宅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抓住实现无公害生产的几个突出环节或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推行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健康养殖生产方式,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性,以质量转型推进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