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14,(21):52-53
正5月23日,媒体报道称杭州开始实施楼市限降令——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除杭州外,各地政府的救市举措也纷纷出台。据媒体披露,从4月底开始,天津陆续有滨海新区差别化限购和天津放开三套住房限购的传闻传出。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已出台及传闻将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超过10个,其中明确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包括南宁、无锡、宁波、  相似文献   

2.
政府救市房地产是一种短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西部论丛》2008,(11):24-28
政府要不要救房地产市场? 最近,政府“救市”房地产之议论充满各种媒体。先是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种种救市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托起近几个月来销售量快速下降的房地产市场.后有媒体报道政府权威人士说,中央政府的房地产救市政策在近一两个月也会出台。但是,无论从最近总理的讲话,还是从十七大三中全会公报及国务院17次常务会议的精神来看都没有透露出多少政府对房地产的救市信息。  相似文献   

3.
眼下,各国政府都在救市。我们将中国政府4万亿救市工程,从目的、行动、手段3个方面与美国政府的救市工程进行一个比对,是很有意思的。从目的上说,美国政府的目的是斩断工商链条,建立防火墙。他们的政府救市成本占到GDP的6%,而我们占GDP的16%,几乎是3倍;以行动而言,美国政府的行动非常果断,中国这次也果断、坚定;  相似文献   

4.
陈体标 《沪港经济》2008,(12):31-32
拯救楼市 A面 事件回顾: 一夜之间,楼市重镇长三角的两大城市杭州和上海,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成交陷入“冰点”的楼市。而放眼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出手“拯救”楼市,方式各异、力度不一。这究竞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开始救市?政府究竞该不该救市?这引起了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1994:政策救市行动与国债年的形成 1994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显著特点是股市滑入偏冷区,政府主管当局急忙出台救市措施引发股市剧烈振荡,以及在股市偏冷和后来股市剧烈振荡的高风险中形成了持续的国债热。或许还可以这样来概括1994年的中国证券市场特点:股市冷时,冷得出  相似文献   

6.
美国式救市给我们什么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策救市,到市场救市,再到金融机构自救,美国式救市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多种力量、各个层面共同构筑的立体救市网络。  相似文献   

7.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动荡,各国都在救市.在其单独救市行动屡屡失败之后,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大国都在出台相继的救市政策.之前,西方各国央行在9月中旬已累计注资近4000亿美元,继后,以美联储为首包括日本、英国、加拿大以、瑞士及欧洲等国的六大央行共同联手,宣布共同向金融体系注入高达1800亿美元的资金,以缓解货币市场的吃紧状况.  相似文献   

8.
全球救市计划不能只为应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而出台的救市措施,不能单纯地从应急的角度去考虑,还应该看得更长远由于次贷危机恶化,全球都在救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从美国的8500亿美元(此前的不计算在内),到欧盟的2万亿欧元,无不显出大手笔气派。与此相比,从绝对值上看,中国的4万亿救市计模小于欧盟。但是,如果从计划的规模在GDP中的占比,中国则明显高于欧美。  相似文献   

9.
针对世界各国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救市行动,如国有化、降息、加强金融监管、对银行和企业注资、减税、贸易保护、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笔者从宏观视角出发,利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救市政策及行动进行了逐个分析。研究发现,这些政府主导的救市行动将使全球性经济陷入"滞胀"的深渊,并且,全球性的经济停滞于通货膨胀将会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10,(9):114-114
自2003年以来,几乎年年都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除了2008年出台了税费优惠和减免等救市政策外,其余几乎是清一色的限制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1.
政策信号     
《宁波经济》2009,(2):11-11
今年将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多项汽车救市政策将出台,国务院废止城市房地产税,将放松台资企业贷款限制,国土部酝酿超支用地计划.  相似文献   

12.
国事     
《东北之窗》2008,(19):6-6
中国出招"救市"中国财政部推出两项重要"救市"措施,刺激上海和深圳股市急涨。香港同时受惠于纽约股市回升,也迅速攀升。目前,业界普遍对于这轮行情究竟能持续多久,讨论得十分兴致盎然。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的计算,救市举措出台后,未来A股有望回升至2500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博客)的估计则更为乐观,他认为,这几项措施的出台将使上证指数回升到3000点。  相似文献   

13.
宋志勇 《特区经济》2009,(7):287-289
2008年,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经历了从紧、地方政府公开救市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中央文件出台等。其间,对于国家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争议较多,甚至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即"打压论"和"救市论"。本文借鉴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些建议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罗雪峰 《环球财经》2008,(11):124-127
从9月14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国政府为了挽救金融系统,下“重药”救市,出台了多项措施,投入的金额已累计近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外地资讯     
《宁波通讯》2014,(17):11-11
<正>重庆:建成全国首个保税区商品城市商圈平台该平台在渝中区解放碑环球金融中心正式开业,第一次把保税港区商品延展到主城商圈,在全国尚属首例。延展平台从保税区内延伸到保税区外,将"卖场"、"保税展示交易"与"跨境电商"合为一体,打造"现场提货"和"线下配送"两种模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青岛:力推经济升级版行动方案青岛近日出台的《打造青岛经济升级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青岛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步入国际城市行列,建成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相似文献   

16.
王永利 《环球财经》2011,(12):70-73
在全球力度空前的救市行动之后,至今已经3年时间了,尽管危机爆发初期的金融剧烈动荡和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经济金融却总体上依然低迷,并没有出现预期的V型反弹或快速复苏。而救市举措的边际效益已开始减弱,甚至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政府债务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救市,已成为现在全球最流行的词汇。在过去的一年中,金融风暴摧毁了无数人的财富、梦想和家园。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次采取联合行动共同救市。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到底该不该救市,怎么救市,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市场为啥"高烧不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寒冰 《上海经济》2006,(10):39-40
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形下,房价似乎逐渐从疯狂回归理性,房价上涨的势头有所减慢。有的城市甚至传来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中介关门大吉、开发商呼吁救市的消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萧条的景象,中央甚至将2006年定位住房消费年,以期加大内需、遏制楼市颓势。然而时至今天,忽又传来消息,深圳楼市狂飙不止、北京房价脱缰、南京楼市加速回暖、重庆房价不正常上涨等等,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飙升。  相似文献   

19.
《天津经济》2008,(10):16-16
在美国政府出手拯救“两房”之时,英国政府的“救市”行动也陆续推出,但“救市”行动的效果有限。英国8月份房屋销售数据依然惨淡,创下30年来的新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协会(RICS)近日公布,英国房屋销售量连续3个月出现下跌,房价持续走低,2008年8月英国房屋销售量更跌至30年来最低水平。过去三个月里,平均每个房地产经纪人仅售出12.7套房屋,比2007年同期下降47.4%。  相似文献   

20.
月度事件     
《新财经》2008,(9):13-13
上网电价上调 电力股全线“来电”,消费税上调 大排量车涨价,证监会出台政策 意在救市,中国提高焦炭出口暂定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