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进行了公允表达。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企业管理当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注册会计师要确定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进行了表达,是否存在重大的错报和舞弊。  相似文献   

2.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界的名言。在注册会计师界则可以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准则为准绳”。“准则”是指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实体真实,程序合法”,是对法官断案的要求。注册会计师(CPA)作为经济裁判,应为“实体真实、公允,程序合规、恰当”。所谓“实体真实、公允”,是指会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按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帐务处理;所谓“程序合规、恰当”是指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办事。独立审计准则是程序法,会计准则是实体法,两者之间是程序与实体的关系。认识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注册会…  相似文献   

3.
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后,为取得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达到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的一致性,而对审前报表的会计误差进行的调整。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调整一般通过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审计分录汇总表”,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进行,这份“审计差异调整表-审计分录汇总表”也是被审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但由于企业调帐的时间,各种会计误差的性质,误差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以及其影响延续时间的不同,被审计单位进行的会计处理也不同,下面就这四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范起兴  吴育云 《中国金融》2000,(4):42-42,53
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派出注册会计师 ,对银行年度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计 ,并对银行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它是国家对银行加强社会会计监督 ,有效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重要手段 ;是保证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 ,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可以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 ;是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人民银行监管的有效补充 ,以提高监管效率 ,降低监管成本 ,增加银行透明度 ,更加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银行外部审计是…  相似文献   

5.
黄良杰  刘官生 《理财》2001,(7):17-18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合并会计报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合并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越来越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许多集团公司应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因而,在注册会计师面前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从近年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来看,在规范其审计程序与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点,并且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  相似文献   

6.
从财务角度看如何规避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红 《上海会计》2002,(3):45-46,50
独立审计从最初的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详细审计发展到以评价会计报表真实公允为目的的抽样审计,直到如今出现既揭示公允会计准则遵行性,又披露错误和舞弊的双重模式趋向,审计风险与日俱增,为注册会计师执业带来巨大压力。面对风险压力的严峻挑战,研究独立审计风险在种种表现及其防范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审计风险定义以及分析(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了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说明》第42号认为“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无意的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但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二)审计风险模型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介绍了风险模型。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MMR)*检查风险(DR)。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是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的可能性。注...  相似文献   

8.
在执业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如何提供给客户或公众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一直是个难点。本文运用事项分析的方法,剖析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报告的一些技巧,供大家参考。 区分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当注册会计师认定整个会计报表是公允表达的情况下,由于某种事项的存在,使无保留意见的条件不完全具备,影响了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表达,注册会计师会对影响事项提出保留意见。而只有当注册会计师确信整个会计报表存在严重错报,以致根本不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注册会计师才发表…  相似文献   

9.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第三方,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增信,让投资者放心,也为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审计不是保险,不能期望常规财务报表审计为财务报表可靠性提供绝对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业务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审计准则既凝聚行业智慧,也反映社会共识,是评判勤勉尽责的权威标准和客观依据,体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在审计法律责任认定中,应当基于审计当时所掌握或应当掌握的信息,避免“马后炮”,避免“以审计意见不当直接认定未勤勉尽责”的结果导向;应当尊重职业判断;并落实侵权法“过责相当”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浑水公司2016-2021年对目标公司的做空所披露的财务报表问题,对比注册会计师常规审计方法,探讨做空机构的“特殊审核方法”的可借鉴性,从而帮助注册会计师提升审计质量。通过对比发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态度不足;过于依赖票据流而忽视了实物流;审计程序中对商业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注册会计师未能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应当结合行业实际状况,适当学习借鉴做空的思维方式和调查方法,借助大数据审计等手段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承担好资本市场“看门人”这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孙苹 《财政监督》2005,(2):65-66
审计目标与管理层对会计报表认定之间的关系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把独立审计的目的确定为“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虽然《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要求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仅就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就无需关注,应该说,“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仍然是独立审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胡正庆  周百勤 《理财》2001,(7):15-16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收支状况,审计人员却没有公允地反映,并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和结论,给利用审计结果者带来损失,而追究审计人员责任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的被审计对象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个人,其核心问题是对被审计干部个人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审计结果直接报送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并进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使用、…  相似文献   

13.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唯一的委托人,突出了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责任的重大。所以,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给使用人带来的损失,注册会计师及所在的事务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现状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审计供需双方,维系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审计目标供需平衡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一)需求方面审计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并非  相似文献   

15.
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分析从执业过程来看,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能否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遗漏、错误和舞弊或者审计程序发现的结果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的不确定性。从执业的结果来看,这种风险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遗漏、错误和舞弊的情况下仍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或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公允、合法并且会计政策一贯,但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在注册会计师严格执行审计准则的前提下,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由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在出具报告之后,注册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一贯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所谓合法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一贯性是指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的要求;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  相似文献   

17.
马可 《中国外资》2013,(4):145-145
<正>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公司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经济组织后,公司所有者主要根据经营者提交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需要有一个来自企业外部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与合法性做出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便应运而生。注册会计师审计担负着  相似文献   

18.
<正>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唯一的委托人,突出了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责任的重大。所以,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给使用人带来的损失,注册会计师及所在的事务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共6章,18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获取和使用管理层声明进行了规范。下面择该准则的重点、难点进行介绍。一、总体要求管理层声明,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关于财务报表的各项陈述。这些陈述是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就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重大事项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被起诉案件的增多,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执业风险特别是审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审计风险具体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