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松峰  魏军军 《价值工程》2013,(34):185-186
煤矿底板水害威胁十分严峻,本文研究各种模拟方法,鉴于FLAC3D模拟软件在分析岩体三维结构受力特性方面的突出表现,最终使用了FLAC3D模拟软件,对岩样在渗透实验中的变化进行模拟。并在前期对岩样进行一般力学实验,以保证FLAC3D软件进行模拟所需要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用模拟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模拟的结果能够体现出煤田底板岩石裂隙与应力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煤矿综放面窄煤柱尺寸较小,并且受到采动影响,往往产生较大的变形和移动,其破坏规律异常复杂。以某矿13278工作面为例,应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分析运料巷围岩及煤柱在工作面倾向、走向方向的破坏特征,得出该工作面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支护,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17):92-94
为了适应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型结构工程日益增多,这使得结构的深基坑工程不断发展,为保障大型结构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深基坑工程愈加重要,文章应用FLAC3D软件结合某风井深基坑工程实地情况,建立风井基坑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开挖前地层初始应力、基坑边墙应力与位移以及支护结构内力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三维激光技术的出现已经为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为信息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构建实体三维景观时,能够完整并高精度地重建扫描实物数据。本设计主要通过AutoCAD Map 3D软件,以复杂实体点云数据和CAD地形图为基础,制作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园的三维立体图。文章详细介绍了通过AutoCAD Map 3D利用点云数据建模的过程,包括:点云数据的采集、点云数据的处理、模型的制作、校园三维图的渲染、地表DEM的建立和属性信息建立等。重点阐述在AutoCAD Map 3D环境下建筑物点云数据建模及属性信息的建立,最终实现了对校园三维景观的浏览和属性信息查询的功能。此功能的实现有助于学生、教职工及来访相关人员对校区布局及功能有方便、快捷、直观的认识,并为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做一个铺垫。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起库区的3D模型,文章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车载激光扫描仪技术所获取的点云数据,一方面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的点云密度高、精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车载激光扫描仪扫描速度快的特点,将两种不同的数据源进行融合以实现3D建模,在河南宝泉蓄能电站的3D建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郭根发 《价值工程》2022,(18):150-152
本文依据上海市地铁15号线某区间岩土勘察所获得的地层资料,针对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采用FLAC3D建立了地层三维模型并赋予相应的地层参数,对该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地铁盾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金生 《价值工程》2012,31(15):170-171
Java3D是基于Java平台的、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API),利用Java3D能使三维模型变得更加快捷和清晰,也能实现对模型的自动分解。该文就如何应用Java3D建立模型并对存在的模型进行分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实例验证了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地下洞室群的合理开挖方案对于围岩的稳定性和减少支护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某地下泵站厂房开挖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三种不同的开挖方案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分期开挖过程中洞室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较优的可变更的施工顺序,为施工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长沙轨道交通5号线华雅车站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大型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桥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ANSYS和FLAC3D软件建立基坑的三维计算模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模拟开挖。将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并且采用假设检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维计算模型合理以及计算结果有效。深基坑开挖会形成环形塑性区,导致邻近桥墩发生较大沉降,最大值达到5.95 mm。采用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桥墩的沉降。  相似文献   

10.
许勇  王健 《价值工程》2021,40(29):137-139
为确保地下工程中洞室群开挖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以某水电站为例,利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软件FLAC3D进行分析,在拟定的三种开挖方案基础上,探究不同开挖顺序下地下洞室群围岩位移场和塑性区体积的差异,对比分析得到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同类型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波形反演是综合利用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来拟合实际波场和预测波场,从而获得地质结构和岩性资料的方法。本文先简述了频率域地震波正演,之后利用拟牛顿法来推导频率域全波形反演,克服了高斯——牛顿法中海森矩阵可能奇异或者非正定特性,通过图形对比,得到频率域全波形反演局限在于频率的缺失和来自其它地质结构对三维地质模型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合理选择频点和频宽进行反演可解决频率缺失的影响,二维地质模型的反演效果理想,而三维地质模型的反演有待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岩溶突水是山区隧道和矿山巷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某隧道建设工程为深埋岩溶隧道,隧道大部经过碳酸盐岩地区,局部发育软弱夹层,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施工难度较大。文章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条件,建立一个以开挖面为隧道边界的纵断面地质模型,然后运用FLAC程序进行数值建模,模拟研究,得到一个岩溶突水形成、发展、发生的过程,初步揭示了该隧道岩溶突水的规律及特点,对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金龙 《科技与企业》2014,(13):156-158
杨山铁矿为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复杂。为确保地下开采作业的安全,对矿山设计拟采用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中顶底柱厚度、间柱宽度、阶段高度及矿块段宽度等参数设置不同水平值并进行方案正交设计,正交方案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数据进行优化以获取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分析结果有利于指导杨山铁矿组织生产作业,对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傅雅莉 《价值工程》2014,(23):128-129
以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八一馆站~八一广场站区间下穿青少年宫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施工过程中盾构与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定量预测施工对既有房屋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结果及工程类比,采用工程措施确保地铁施工期间房屋的安全,给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虚拟数字化校园漫游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的核心平台。本文首先对目前主流的虚拟可视化开发工具作了介绍,并结合当今最流行的游戏引擎UDK(Unreal Development Kit)和三维设计软件3ds Max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区为原型,设计并实现了将虚拟现实引擎作为三维动态交互立体数字校园开发平台的核心构件,着重对引擎实现过程中的3ds模型导入进行了解析,包含了材质编辑技术、物理碰撞技术及碰撞检测技术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上述技术的通用性在虚拟现实引擎中可见一斑,极大地提高了引擎的实用性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郭小平 《价值工程》2014,(23):46-48
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控制内因参数是在排土场使用过程中保持排土场稳定性的主要措施。因此,在众多内在影响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并对其加以控制,对于保持排土场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某露天金属矿排土场为工程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内因各指标的影响权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确定了控制排土场堆高是保证排土场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于亚东 《价值工程》2022,41(1):165-167
通过在建的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工程对BIM+Unity3D技术在水利海塘工程三维仿真场景构建中的实现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此技术可提升人机交互自由,拓宽BIM模型维度,解决建设过程中大体量BIM模型高质可视化展示与深度使用技术难题,为模型深化、多源数据在建设管理集成化应用提供了支撑,为同类型长距离复杂线性工程探索了一条高效可行的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18.
张先  宣滨 《价值工程》2013,(32):221-222
数字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国内外高科技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随着3S技术,高速宽带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的进一步实施就越来越得到地理信息系统界的重视。阐述利用skyline系列软件的TerraBuilder对遥感影像和DEM数据进行融合整理,建立MPT文件。用3Dmax和TerraExplorer Pro建立模型,然后三维模型到三维景观的转化。最后得到三维数字校园景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