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面临的荒漠化严峻形势在西部开发的12省区中,大部分省区面临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国家林业局近年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主攻目标都是防沙治沙,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沙化土地。然而,我国沙化土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统计,1999年,我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4.3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目前沙化土地的年扩展速度高达3436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标准化建设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森林生物生态工程,特别是工程建设后期的更新、抚育、管护,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为确保巩固“三北”工程建设成果,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三北”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和管理章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训和基层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3.
邢章萍 《经济月刊》2009,(11):92-9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努力实现三北地区生态状况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4.
今年 2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加速生态建设的意见。这是对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系统整合 ,也是对林业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性调整。这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是 :①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三个层次 :全面停止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 ;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 ;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它地区的天然林。工程计划调减木材产量 1 991万立方米 ,管护森林 1 4 1 5亿亩 ,分流安置富余职工 74万人。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这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工程。囊…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深化前十年的生态建设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姜妮 《环境经济》2006,(6):21-27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荒漠化作为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代表全球性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它能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威胁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威胁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联合国大会把2006年确定为"国际沙漠与荒漠化年";为了配合这一行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沙漠和荒漠化"作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防治荒漠化首席专家卢琦博士.  相似文献   

7.
前 言 土壤荒漠化是新世 纪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 问题。沙化面积不断扩 大,除自然气候因素外, 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其 中盲目开垦、过度放牧、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等是根本原因。据统计,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无节 制的消耗,每年约有15 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 从地球上消失。 土地沙化不是发展 中国家特有的产物,包 括美国在内的18个发 达国家同样面临着日益 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全 球25%的陆地面积,即 36亿公顷的上地已被沙 漠吞没,其中包括全球 73%的牧场、47%的雨养农田和30%的灌溉耕地。 沙尘暴的产生起源于强劲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多年来,吉林省西部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重点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按照建设生态省、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任务还十分艰巨。现仅就西  相似文献   

9.
曹振声 《经济问题》2003,(1):63-64,F003
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等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以此为载体实现五大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是五大转变的核心;由以采伐天然林业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为抵御沙漠的侵袭,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展植树造林工程,目前中国人工林面积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3,但土地沙化仍在不断加剧,速度上升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沙尘暴频繁发生,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如此反差令人困惑,造林对治沙的作用正在受到质疑。20世纪30年代,美国垦殖南方大草原,造成严重沙化,“黑风暴”(沙尘暴)不停袭来,1935年的那场特大沙尘暴横扫了美国2/3的领土。此后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启动了“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这一工程也被称为罗斯福工程,是“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首)。“黑风…  相似文献   

11.
杨树是平原地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应用面积大,范围广,效果好。据统计,全世界杨树人工林总面积为140万公顷(不包括中国),而我国有杨树人工林660万公顷(1亿亩),比世界其它国家杨树人工林总面积多四倍。我省西部地区(即我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域)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15。89万公顷,杨树人工林为69.07万公顷,约占总人工林面积的60%。在众多针阔叶造林树木中,杨树占35%。  相似文献   

12.
正蓝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概况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河北省平泉县,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工程区总人口1598万人,总面积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2万平方公里。工程确定了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态、经济和社会相结合,政策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指…  相似文献   

13.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它的发展现已影响到世界1/5的人口和全球1/3的陆地,给全球环境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至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据统计,我国的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广泛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山东、辽宁、…  相似文献   

14.
特别数字     
我国荒漠化土地5年减少3.79万平方公里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79万平方公里,超过海南省的行政区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省林业厅于1990年9月17日举行的《长防》工程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省《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去年启动,初战告捷,获得林业部的肯定与好评。今年继续在我省全面展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后,又一项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将用30至40年的时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新增林地3亿亩,建设起林种结构合理,点、带、片、网有机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的防护林体系。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15年来的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300多万ha,使“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许多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国债资金集中投入带来良好效果 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吉林省自1998年开始,相继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始终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超前运作,强化管理,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三北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综合动力的动态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北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是由多种动力的综合作用推动的。本文分析了这种综合动力的动态变化,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2005,(4):8-8
3月11日发表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称,中国国土绿化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中国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荒漠化和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拜泉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获得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经过30多年的三北防护体系建设,黑龙江省拜泉县形成了10629个500米×500米农田防护林网格,活立木蓄积量549万立方米,累计治理小流域85条、侵蚀沟1987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9.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7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