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深入,大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录取率也不断增加。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上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其入学适应性问题凸显。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应积极创新思路,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交往、心理、生活等方面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尽快适应并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2.
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毅 《改革与开放》2011,(10):193+55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文章分析了文化适应过程和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出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汉语水平的相关对策来解决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由好到差分别为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学习适应。男生的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差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差异。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要建立渠道,增强指导;教学方法贴近民族学生;重视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精神基础,是凝结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主要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特点,探究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因素,由此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培育路径,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受传统文化和现代主流文化双重挑战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愈显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其实质就是在经历至少20年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选择与被选择、融合与发展的复杂角色转型和文化适应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文化特质模式转型到适应市场经济的个体本位文化特质模式的转变过程。因此,探寻社会、政府及高校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整合文化价值观,构建文化视角的职业指导体系,完善少数民族就业保障的法律保障机制势在必行。由此,可避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进校以后,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会表现出各方面的不适应,比如生活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等,笔者们通过实践认为在新生中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进校以后,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会表现出各方面的不适应,比如生活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等,笔者们通过实践认为在新生中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丽娜 《魅力中国》2013,(19):191-191
本文就新形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话题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及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给出了作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龙 《新西部(上)》2013,(Z1):180-181
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工作中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坚持公正公平、适当照顾、相互交流的原则;探索他们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成长成才的环境;加强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等。  相似文献   

10.
梅泉海 《发展》2006,(11):117-118
通常,我们把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在这段时间里,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等。然而,新的环境、新的伙伴和新的要求,使他们出现了种种问题。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于整个大学生活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玉婷  潘运 《魅力中国》2013,(5):189-190
选取38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相关,学习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民族文化差异出发,探究思政教育模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前现状提出了加强文化适应与思政教学模式的协作策略: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依靠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多个方向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对环境的转变,会产生很多适应方面的问题。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在介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笔者在高校中开展新生“适应与成长”小组的实务经验,总结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作用,以期为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恩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始终占据着新闻媒体的版面,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其中一个值得我们大力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要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首先弄清楚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原因及特殊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玲 《科学决策》2008,(11):131-131
由于历史、环境、民族习俗等原因,宗教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较广泛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当代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原因的分析,进而思考对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优化民族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宗教观。  相似文献   

16.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内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发扬与继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思想现状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环境变迁和文化多元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教育环境中对大学生公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缺失;师资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教学内容固化,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苏达主  韦娟 《黑河学刊》2012,(6):126-127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高等教育的最底层,他们所面临的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恋爱中的矛盾等,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我们重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高职生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育必须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形势,努力营造张扬个性、崇尚创新的育人环境.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品位,促进学风建设,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动手能力,打造成才通道.作为与课堂教育比翼齐飞的大学创新教育模式,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之一,如何引导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的高校环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分析大学新生的特点,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让班主任成为学生在学校真正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