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试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测试设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四川省苍溪县农村生产要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弱市场经济状态。因此认为,我国今后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并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笔就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完善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正确认识现阶段农发行经营的现状,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提出和在实践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我行的当务之急。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  相似文献   

4.
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薛维松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并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  相似文献   

5.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加快分配制度改革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这是我国在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6.
乡村城市化的要素聚集与时空序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乡村城市化的要素聚集与时空序列张正河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国家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完全和彻底的,我国生产要素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可以称之为准城市化,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城市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  相似文献   

7.
农村分配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推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收入分配制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其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调整农村生产结构,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乡企拉动战略,靠增强城镇辐射功能促增收;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利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相匹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大新突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资料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国营、个体、私营、合营、外资等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是分配制度改革却相对滞后,过度牺牲效率而追求绝对公平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单一的按劳分配格局,迎合了人们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封建小生产意识,始终是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误区。党的十五大创造性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所有制改革与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匹配和同步推进。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整体联动、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分配理论的一大发展随着所有制改革和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出现,各种生产要  相似文献   

9.
农村创业的内涵就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在农村就地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过程。具体模式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创业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的入世,农村分配办法需要改革和完善,应根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的分配制度和考核奖励办法,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郫县积极开展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实现路径,有效激活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力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但在人们的观念上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以致使农业生产要素不能充分合理流动,生产要素的市场不能充分发育。技术、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短缺制约了效益农业的发展。武义县的实践证明,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地推动效益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新阶段的农村改革,应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质量、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各方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农业比较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宁德伦 《农业经济》1993,(11):36-39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正处于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时期。转化的速度快慢,各地差异很大,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关于宏观的经济问题,由于笔者的工作环境和理论水平有限,无法评述.仅就接触到的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大体相同的乡企、村企及农户,有的农户和企业产品数量多、质量好、效益较佳,但大部分农户和企业产品数量少、质量差、效益低。那么主要原因在哪里呢?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分析认为,主要是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任何农户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总是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诸如厂房、设备、动力、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等。对农户和企业来说。在等量投入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怎样组合.才能产出最大;在等量.产出的条件下,农户和企业如何组合生产要素,才会投入量最小。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制定的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项目标和十条方针中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都有明确规定:即"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6.
调整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结构,转变比较效益低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重振我国农村经济的关键步骤,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县乡财政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和资金生产要素的主要供给者,直接担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任。笔者通过对目前农村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现状以及财政、金融支农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相对明确的地域界限。二是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囊括了生产要素流通、消费、分配的多个环节,涵盖了城镇经济、农村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结构和门类。三是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县域之间、城乡之  相似文献   

18.
论工资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的工资制度分类 1、国有企业工资制度.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在1985年进行的工资制度改革中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脱钩,逐步开始实施与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首先,不断完善包括工效挂钩在内的多种工资收入形成机制。其次,改革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探索实施包括经营者年薪制、股权激励在内的多种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9.
赵安顺 《农村经济》2003,(11):14-15
一、知识经济视角下对农村生产要素的再认识知识经济作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作为资本的知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又将其进一步细分为know -what(知然 )、know -why(知所以然 )、know -how(知法 )、know -who(知人 ) ,并统称为 4k。从 4k对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来看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有理由将其视为知识经济系统下的生产要素。除此之外 ,我们认为 ,在生产要素中仍应包含企业家才能。因为企业家才能是实现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必要条件。于是 ,在知识经济视角下包括 5种农村…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城市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城市化问题将是中国长时期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是消灭农民的过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从总体上讲是完全彻底的,是不可逆的,中国的情况大不相同,由于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聚集和转换是不完全的,在此,本文提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城市化概念,并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对城市化的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