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孙文会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41-143
江苏省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商品出口结构逐步优化。文章就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就目前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对外贸易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起着关键作用,而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生产水平及比较优势的影响作用于出口商品结构。由此建立以技术水平为自变量、以出口商品结构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通过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的显著影响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的提升。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一定的政策导向以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以前,我省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几乎为零。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趋于优化。1999年.初级产品在全省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已降至15.5%.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84,5%。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出口逐渐成为我省外贸出口商品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辽宁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逐步改善.本文采用1986-2011年的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理论、格兰杰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辽宁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据此,为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利用安徽省1988-2008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出口和GDP的年度统计数据,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出发,并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出口商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据此,对进一步加大安徽出口工作力度,提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促进安徽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地区结构进行了分析。中国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整体上表现为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在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国际贸易摩擦急剧增加,因此,中国应该从战略性角度对待出口商品的国际地区结构问题,适度增加主要出口地区的战略性进口,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和培育新的出口商品,加大战略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切实重视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游荣  吴亮 《中国经贸》2009,(10):10-11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各种商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本文以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出口比值作为商品结构的衡量指标。从要素禀赋和国际金融角度出发,以人均资产、外商直接投资、汇率作为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因素,实证分析了这三个变量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从而提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化金融改革与优化出口结构是当前经济热点,金融发展可以通过增强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比较优势,促进一国出口结构升级。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中介发展与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虽然金融中介规模和金融中介效率与制成品出口规模、资本密集品出口规模、资本密集品竞争力存在长期正向协整关系,但是金融中介效率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作用要远远小于金融中介规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加入WTO前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协整检验显示,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间均为正向相关;加入WTO之后,初级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则为正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显示,在加入WTO前后,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都互为因果。实证分析结果说明,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外贸环境日益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出口总量的提高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企业的商品出口在中国整个商品出口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并且大部分外资企业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厚的资金,当今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居高不下,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因此有必要分析FDI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系.本文突破以往模型的简单化,通过对1995-2012年间中国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四大因素的数据收集,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终得出FDI、要素禀赋均是有利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因素,并提出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采取措施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从国家科委获悉,我国将采取措施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合目和技术地加植,以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国务院最近批转的外经贸部、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外留出口合品结何的若干意见》,对促进我国出口合民技...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特别是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的利益地位,因此探求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利用贸易统计数据按技术结构对我国的出口制成品进行分类和分析,随后介绍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技术创新是优化出口结构的原动力,接着分析我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通过回归计算对技术创新要素与出口结构的具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2005~2007年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且对劳动密集型商品促进力度弱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但对资源密集型商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笔者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后得出中国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人民币升值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逐渐显现,分析汇率波动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趋势下,转变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当前开展区域经济研究中理清梧州对外贸易发展的脉络,文章拟对近代梧州出口商品结构作一探索性的分析,供决策部门作匡正和优化的参考。近代梧州出口商品结构与广西及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基本相似,都是以农、矿初级产品为主,总的出口商品结构历年基本上没发生变化,反映出梧州近代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缓慢,制成品生产、出口未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据分析,本文研究了1996~2008年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演进及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此期间,山东省整体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发展方式获得转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速高于初级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高于高新技术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增速高于轻纺及其他一般制成品;贸易发展方式上则表现为一般贸易的出口高于加工贸易,呈现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宁波为例,选取2006-2008年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商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市场对宁波出口商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宁波的出口商品已经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国外收入水平变化对商品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影响较大。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商品出口带来的消极影响,应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继续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政府要加快推进与主要贸易国家的金融合作,规避美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企业因欠退税发生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的政策,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在完善鼓励出口政策的同时,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行适当调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然后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面临的主要障碍是非关税壁垒。由于非关税壁垒的变本加利,发展中国家不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对菲律宾制成品出口状况的考察,可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阻碍菲律宾在世界商品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的最主要因素不是非关税壁垒,而是关税壁垒;菲律宾制成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国内。一、菲律宾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结构变化是一种质的变化。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地位,也可以反映出该国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程度。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菲律宾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以下两点变化。第一,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统计资料表明,196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