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沟域经济的提出,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以北仑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适合北仑山区发展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空间关系组织架构;进一步从区域发展权的视角阐释沟域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机制;并针对北仑沟域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郊山区众多,资源丰富。几年来,北京市通过制订规划、政策跟进、强化基础设施、重视品牌效应,形成了文化创意先导、特色产业主导、龙头景区带动、观光旅游接待和民俗文化展示五种类型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共进的山区经济和谐发展局面。其在沟域经济的探索与开发经验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方面,对辽宁省如何发展沟域经济、实现山区经济新突破、探寻山区农民致富新路径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沟域经济在北京山区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沟域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沟域经济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山区面貌焕然一新。提出了未来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紧抓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发展创意农业与会展农业,增强服务能力,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尤其在山区经济发展上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硕 《中国经贸》2010,(18):50-50
沟域经济是近年来在北京周边山区首先出现的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作者通过分析北京市山区发展沟域经济的基础条件和相应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关于沟域经济的概念和特点,概括了先进沟域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沟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姚在魁 《辽宁经济》2011,(11):48-50
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沟域为地理空间,实现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山区经济发展新模式,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引导沟域经济向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文化创意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正确方向发展。本溪发展沟域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雷丙寅 《首都经济》2011,(11):66-67
在首都北京,“沟域经济”已成为城乡间倍受关注的热点词汇。 这一由北京山区农民利用山区沟域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自发探索实践的山区发展新模式,在政府引导和介入下,得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进而成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径和市民休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北京沟域经济声名鹊起。然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建设沟域,一些山区工作者陷入困境,沟域的发展建设也步入瓶颈。通过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了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山区发展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沟域经济在过去的一年中,迅速从星星之火跃升为燎原之势。在全市拥有1公里面积以上的2300多条沟域中,具备条件并已被各级政府确定发展的沟域达到了229条。  相似文献   

9.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山区发展的新探索,对于转变山区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起步较早的怀柔区不夜谷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并阐述了不夜谷两条特色沟域经济发展路径,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同构同质化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有欠缺、建设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从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格局;完善环境保护,拓展发展空间;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服务档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沟域经济建设模式,对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顺利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房山区南窖沟域深入调研,总结并阐述了在煤矿产业退出后,该沟域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构筑产业基础;依靠文化创意推动,培育产业融合关键节点;实施生态工程带动,优化人居环境及调动内外因素积极性,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实现了沟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尽管如此,南窖沟域面临经济下滑趋势、环境和基础设施薄弱、历史遗留事件未能有效解决等问题。应继续加大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经济建设、巩固农业基础产业、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以促进沟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蔡文辉 《中国经贸》2012,(14):148-148
生物经济的意义十分深远,具有的经济价值无法估量。虽然我国在发展生物经济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快产业化进程等方面着手,运用生物经济发展国家,力图把生物经济发展成为具备较高科技含量、较大产业规模、较快的增长速度和对其他产业经济有带动作用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报告》2004,(86):1-15
生物产业是当今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同时,生物产业关系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才条件和科研基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出现了明显的集聚化趋势。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沟域为地理空间,以内聚力发展变化为基础,实现山区增长极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以山沟区域为单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沟域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址和产业资源为平台,以特色农业、民俗文化、种植养殖、养生休闲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环境、景观等的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产业融合,形成聚集效应,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外延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积极发展沟域经济的做法对促进偏僻山区农村的发展已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以保护环境为前提,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对辽宁省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产业是当今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作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赴阶段,国家应当考虑生物产业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生物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立足长远,研究制定有效的税收措施,促进生物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入北京7个山区和顺义区生态沟域进行调研,系统了解山区生态沟域建设现状、主要成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出北京生态沟域建设的6个模式与成功经验,为北京生态沟域的发展提供借鉴.6个模式分别为传承民俗遗产之乡村主题博物馆、现代商务休闲之企业庄园度假村、游览郊野意境之山水梦幻体验园、发扬红色记忆之革命历史展示地、培育特色经济之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及游览名胜古迹之民宿酒店观景带.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产业(BI)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生物经济(BE)将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特别给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要迎接生物经济大潮的到来,必须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  相似文献   

18.
生物产业是成长性极强的新兴产业,生物产业的加速发展将迅速壮大高技术产业,成为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生物产业将给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应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9.
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国海岸浅漫长,海域国土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国家和沿海各地区纷纷把海洋产业作为未来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本文在我国现有海洋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规律,趋势和结构的进行分析,以便为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海洋经济的最优发展模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沟域经济     
《天津经济》2010,(5):81-81
一、沟域经济的内涵 所谓“沟域经济(Ravine Economy)”就是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