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投资性房地产是以出租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行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这些经济活动时,其核算及记账就显得至关重要。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但不能同时进行。目前,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核算科目、选择计量模式的依据不明确,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同等问题。对此,应明确核算科目,将公允价值变动差异记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将公允模式下转换计量后的房产价值作为账面价值。以加快完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
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企业一旦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不同模式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不同。本文从投资性主房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出发,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两种后续计量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晋双霞 《中国市场》2014,(33):132-133
企业将存货、自用房地产或土地使用权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会有不等的情况,导致出现不同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本文主要就公允价值模式下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及二次转换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将存货、自用房地产或自用土地使用权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会出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或大于其账面价值两种情况.不同的转换价值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本文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业务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进行比较,揭示出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所得税和利润影响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较少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探究了影响上市公司公允价值模式选择的原因,并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前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132-134
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核算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企业选择核算模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通常应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下面,笔者结合本公司的实际举例分析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得到应用。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一、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一)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会计处理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外购的房地产,只有在购入的  相似文献   

10.
王沫 《商》2014,(41):265-265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提出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本文通过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优势和其应用现状,得出了公允价值模式应用受阻的原因,并对优化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分析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并针对现在大多数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象进行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需降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获得成本,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防止利润操纵。  相似文献   

12.
郝美丽 《商业会计》2012,(4):105-106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之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在后续计量中,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从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中看出,只有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2008年有20家,2009年26家),解释上市公司的成本计量模式倾向,必将从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计量模式的核算差异比较入手,揭示两种模式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影响及其对企业业绩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琴 《商业会计》2012,(12):101-103
公允价值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身就是对其的一种肯定。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一直备受冷落,大部分企业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仍采用成本模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遇到了尴尬。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企业对重要性、成本效益和谨慎性等方面的考虑,进而得出企业在面对会计计量属性时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选择何种模式,如何选择模式,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核算模式对企业的不同影响,提出企业选择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进一步推广.但在实际运用中,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并未得到广泛运用,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本文主要基于对上市公司“昆百大”2007年至2010年年报数据,分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由此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没有被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二)新准则重点难点说明1.关于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1)新准则选用的计量模式特点。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继计量有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与允许用于某些非金融资产的价值重估模式不同。在价值重估模式下,账面金额超出按成本计量的部分应确认为重估盈余。但是,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的所有变动都应确认为损益)。公允价值模式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取得的,但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公允价值的确认仍然是一个难点,在现阶段的实务操作中容易被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新准则并没有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应于会计期末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企业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晓芳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1):153-15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这两种模式在适用条件、具体核算方法、利润调节、纳税调整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必然会对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揭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核心内容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本文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来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对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影响。并结合上市公司调整的目的性来分析企业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是否应引进公允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本文在对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实施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截止到2008年末,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披露相关数字的上市公司仅有17家,其中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只有3家。这些公司分别为方大A、津滨发展、武汉控股、沱牌曲酒、白云山、ST百花、胜利股份、中国银行、深圳发展银行A、金融街控股和昆百大等。本文从投资性房地产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模式的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并展望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