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账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滞了信用链条。因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在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论金融生态的信用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核心作用的发挥,除了金融业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提升之外,更离不开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互动,比如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等等,这就形成了金融生态。由于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特殊行业,因此,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并形成良好的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创建金融信用区、金融模范区、金融安全区活动(简称“三区”),就是要引导全社会适应形势,转变观念,进一步关注金融,为金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政治、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金融》2006,(2):22-24
金融作为现代化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对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其较强的态势,金融生态的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密切的依存关系日渐显现。从金融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看,两协调发展对地区经济金融产生相互助推的作用,恶劣的环境必然导致经济金融的恶性循环。金融业趋于畸形发展。因此,一方政府在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否努力构建和完善辖区的外部生态环境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关键。区域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生态环境对金融竞争力的强弱、发展后劲充足与否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账经济”。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因此,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6.
金融的本质是社会信用,银行的基本特征是以比较低的资本金来运营大量的负债,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持则寸步难行。在社会信用不牢固,法律缺乏效力,政府、市场、道德约束未能形成的条件下,债权等金融权利难以保障,资金循环传递的环流中断,金融业面临巨大风险,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抑制。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总是植根于社会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不仅是金融业稳健发展的依托,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促进中部崛起”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连续多年开展“创建信用县市,打造信用湖北”活动的基础上,以“促监管,谋发展,防风险,保稳定”为切入点,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了信用环境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8.
《西安金融》2007,(4):3-5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影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司法环境、规范各类中介机构、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金融生态环境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的金融生态从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生存和活动环境受到启发,强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强调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杨子强,2005).  相似文献   

10.
<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健全信用制度,构建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是维护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创建金融安全区就是构建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创建工作对于提高辖区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力度,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业稳定、高效运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