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做了具体规定,但还不完善,尽快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细则的内在要求已日益迫切.本文从退市标准、退市程序两个方面对创业板退市制度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讨论,并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交所4月20日正式发布创业板股.面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并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酝酿多时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终于正式出台。尽管媒体上不乏学者专家的叫好声,但客观来看,这个创业板退市制度与形同虚设的主板退市制度相比,并无实质性突破。照此制度,恐怕很难见到有创业板股票退市。  相似文献   

3.
公开谴责,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低于面值,估计十年内看不到。三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现象普遍、上市后业绩变脸、高管密集套现,沦为圈钱市的创业板,因为其现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一直备受诟病。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呼声不绝于耳。11月28日,深交所《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终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是风险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其退市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对该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MOTHERS市场退市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日本采取直接退市制度避免了对壳资源的炒作;其次,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条款中,市场标准多于财务标准;再次,虽然MOTHERS目前成交金额处于低位,但MOTHERS退市制度并未就此放松。  相似文献   

5.
陈玉秀 《发展》2013,(7):89-90
2009年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为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我国创业板管理制度架构还是凸显了"重上市,轻退市"的老思路。创业板退市制度成为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正常交易的ST公司市值高达3038.94亿元,加权平均市盈率131倍,壳资源泡沫化严重。推行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市场期待已久的创业板直接退市方案再度搁浅。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透露,关于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交易所已经报了两稿,在一稿中,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的规范我国创业板市场秩序,充分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新推出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完善了原有的退市制度,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丰富.新制度的推出及实施对创业板市场,中小投资者,以及主板市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加快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进程,降低市场风险以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蔚 《中国经贸》2015,(11):106-107
巨人网络的主动退市的原因包括公司战略调整、市场估值偏低、摆脱融资困境及谋划再次上市。巨人网络的退市给市场的启示是企业上市需谨慎,理性看待企业上市和退市,主动退市要重视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国内资本市场退市制度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岳彩周 《新财经》2012,(6):39-41
投资者保护制度付之阙如,让新出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有可能成为一个“形象工程”,有破无立。只闻楼梯响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终于正式出台。4月下旬,深圳旺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以F简称《规则》),将新退市方案落实到具体条款,j}宣布5月1日起实施。而就在《规则》发布的前一天,创业板出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家年报亏损公司。4月19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修正了原本盈利的2011年年报,公司从之前实现净利润244.88万元“变脸”为亏损72.80万元。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创业板推出以来,其新股发行的"三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现象就一直备受诟病,加之公司上市之后业绩频繁变脸、高管密集套现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对其上市"圈钱"的质疑随之而来。于是,任何关于创业板再融资的消息,都或多或少地被投资者诘问:"超募之下还要融资?"  相似文献   

11.
周蓓蓓  谢群 《特区经济》2009,240(1):115-117
权证产品作为我国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有效方法,于2005年再一次走上了证券市场的舞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权证市场的现状,对权证存续期内每个环节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各个环节的风险监控重点,最后对完善内地权证市场的风险监控机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辉 《特区经济》2008,(6):82-8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投资者需求不同,必然要求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来满足不同的金融服务需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应该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特定阶段出发,构建以主板为核心,创业板为拓展,三板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并配合相关的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3.
曹明  刘霭怡 《特区经济》2014,(8):130-132
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创业板成立时间较短,投资者相对不成熟,且创业板公司属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技术、市场和管理的风险,这些特征决定了创业板不同于其他市场板块的IPO抑价特征。本文选取间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通过对创业板2012年发行上市的74家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中签率与抑价率显著负相关,首日换手率与抑价率显著正相关,发行市盈率与抑价率负相关但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创业板市场建立过程,以香港创业板与深市创业板的时间序列数据,首先进行了香港创业板(GEM001)和深市创业板指(399006)对数收益率的波动性刻画,验证其分别服从GARCH(1,1)和ARCH(1)模型,且拟合优度较好;然后采用虚拟变量回归的方法,对其节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港股在元旦、五一、春节时具有较为显著的节日效应(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深创业板在国庆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节日效应,在元旦和五一具有节前效应。最后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关键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佳亮 《特区经济》2011,(2):132-134
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模式,指出我国创业板市场通过使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为私募基金提供退出途径等,缓解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宇  王晓龙 《特区经济》2009,(8):251-254
中国的保险市场为国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保险市场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区域性资本市场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三省 《特区经济》2010,(3):193-194
中小企业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发展之瓶颈是融资难。主要原因是直接融资市场上主板和创业板标准高、容量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上市需求;间接融资市场天生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设立河南区域性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与创新以及资本资源优化配置。河南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重点是打造较低层级的地方性资本市场,即设立郑州证交所、河南柜台市场以及培育一定数量的风险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8.
马学玲 《特区经济》2012,(4):104-106
2011年10月26日,证监会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12月5日,两融标的证券正式从90只扩容至285只。两融试点转入常规,转融通推出进入冲刺阶段。转融通的推出必将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但转融通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毕竟是新生事物,虽有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其发展背景和市场情况与中国内地毕竟差距巨大。在我国证券市场试点引入转融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并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特区经济》2007,226(11):114-115
我国资本市场上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公司类型、交易品种都很少,这远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借鉴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构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应包括全国性一元化的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四部分。每个市场针对不同的投资者和资金需求者,安排不同的上市标准、运作模式和监管方式,这些子市场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完整统一的证券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基本完成。建立资本市场“转板”机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当前资本市场工作的重点。文章回顾了我国资本市场二十年法制建设历程,分析了“转板”行为的法律演化进程,探讨建设“转板”机制的法制环境,提出构建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转板”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