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克氏螯虾,又称大红虾、龙虾、大龙虾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市场售价每公斤商品虾为2.5元左右,每667m^2水面年产鲜活商品虾1,000-1,500kg,经济效益可观,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
<正> 成虾养殖是指将全长3-4厘米的幼虾,饲养成体重50克以上的商品食用虾的过程。目前,红螯螯虾的养殖方式,在国外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湖、库养殖和水槽、水道养殖四种。我国养殖红螯螫虾成虾的历史很短,养殖方式大多数采用池塘养殖。稻田、网箱、网围、水槽或水泥池等养殖方式极少采用。养殖类型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后者,只能  相似文献   

3.
<正>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一般只要稻田选择恰当,管理合理,每667m~2可获得20—30kg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1000—1500元。因此稻田养虾是一项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村副业。根据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新经验,提高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更加完善稻田田间工程建设 要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按照宽沟深水的要求,在确保养殖水面占稻田总  相似文献   

4.
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二、苗种繁育1、亲虾培育选择达性成熟的红螫螫虾作繁殖之用,要求个体大、双螫及附肢完整、体表有光泽、体质健壮、丰满度好、活力强,雌雄比为3∶1。选好的亲虾放入专门的培育池,面积不要太大,一般以25m~2左右为宜,水深50cm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惠萍镇地理位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东南角,有15公里长江岸线,在二道堤与长江堤岸之间,水面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克氏原螯虾池塘精养120亩,泯沟普养1.5万亩,近两年池塘亩产达到400kg,产值9200元,净利润5000元,效益大大高于泯沟养殖。现将我镇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池塘秋季速养青虾,只需饲养2个月左右,每667m~2即可产成虾100kg 以上。由于成虾规格大,市场价格高,且易销售。每667m~2纯收益可达4000—5000元,这比一般养殖单产效益高2.5—3倍。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 水源无污染,注排水方便;面积和水深以1000—3000m~2和1.2—1.5m为宜;并由进水口处向出水口处倾斜,  相似文献   

7.
<正> 池塘秋季速养青虾,只需饲养2个月左右,每667m~2即可产成虾100kg以上。由于成虾规格大,市场价格高,且易销售。每667m~2纯收益可达4000—5000元,这比一般养殖单产效益高2.5—3倍。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方法方式,提高渔业经济效益,2006年我们在东至县大渡口镇养殖一场进行了池塘克氏原螯虾鳜鱼混养技术实验,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品种混养的经济效益,实验证明池塘虾鱼混养亩产克氏原螯虾67.4kg,鳜鱼54.4kg,大规格鱼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对县内近几年的克氏螯虾养殖进行了分析归类,注意到通过以下技术要点可以明显提高养殖效益:一、池塘选择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新、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地方;池塘以3~10亩,水深0.8~1.2m为宜,池底无泥沙且平坦,池塘不渗  相似文献   

10.
<正> 此模式采取放养异育银鲫、鲢鱼、鳙鱼夏花,青虾苗和Ⅴ期幼蟹,发挥鱼、虾、蟹幼体阶段生长快的优势,达到当年放养,当年上市的目的。优点是投入少、风险小、产量适中、效益较高。一般亩产成鱼150kg以上,青虾10kg以上,河蟹25kg以上,亩效益1000元左右。 一、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 1、池塘条件。所谓大水面是指利用低洼荒地或低产农田,在四周挖沟筑堆,进行“提水”养殖的水面,每匡面积50—1000亩。要求沟深1.2m,宽8m,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克氏螯虾的生命力极强,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中都能生长。池塘养殖克氏螯虾,容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是克氏螯虾养殖的主要方式。我们在本县洪蓝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二年的试验养殖,取得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克氏螫虾喜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因此,建设池塘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每口池塘以2—8亩、水深1—1.5m为宜,池底为泥沙且平坦,整个池塘要求不漏水。池塘的进、排水口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野杂鱼等有害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我市具有青虾养殖高产高效成套技术的实际,张家港市凤凰镇夏市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开始进行青虾、克氏原螯虾池塘轮混养试验,经过4年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一口6.3亩池塘亩产克氏原螯虾417kg,亩效益5631元。一、主要做法1.池塘清整与消毒养殖池面积5亩~8亩,坡比1:2~3,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龙虾养殖已成为当今水产养殖增效的重要项目,笔者根据当地养虾大户多年来积累的经验,现将池塘养殖龙虾高产高效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采用高密度立体精养青虾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月中、下旬放养虾苗,11月中、下旬起捕。每667m~2产100kg以上。由于成虾规格大,售价高。每667m~2产值达7000元左右,比一般养殖效益高2—3倍。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食性杂,适应性强,市场火爆,价格攀升,养殖前景广。近年来,湖南沅江市一些农户进行池塘和稻田养殖,取得较好效益。一般池塘养螫虾,每亩产量250公斤、利润2000元左右;稻田套养螯虾,每亩产量100公斤、利润500元左右。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为探索螯虾养殖高产模式,我们于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进行了螯虾池塘精养试验,获得了亩产螯虾400kg的产量,具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尚无螯虾苗种出售,故仿照青虾的养殖模式,采用放养亲虾在池塘内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分类位置与地理分布 1、分类位置 澳大利亚红螫螫虾(简称红螫螫虾),其学名是四脊光壳南螫虾,分类上隶属于南螫虾科、光壳虾属。 2、地理分布 红螫螫虾原产澳大利亚北部,在新几内亚也有分布。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红螯螯虾已被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南非、津巴布韦、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陆续引进养殖。我国于90年代初才从澳大利亚引进红螫螫虾,并首先在湖北和广东两省试养成功。近几年来,该虾在我国已推广到广东、海南、福建等23个省、市、自治区养殖,并已在海南和广东部分地区初步形成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19.
<正>1、亲虾选择。亲虾直接从养殖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的成虾中挑选,时间一般在8月底至10月中旬。雌雄比例通常为2~3∶1,鉴别方法: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螫足相对较小。选择亲虾的标准:①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②个体大,体重在40克以上,个体最好雄性大于雌性。③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正>沿淮地区拥有大量低洼湖滩地及浅水沼泽资源,这些浅滩水面均适宜于克氏原螯虾生存和生长,发展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潜力巨大。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将沿淮低洼滩地、沼泽地养殖克氏原螯虾六个关键技术小结如下。一、改造水面要务实根据拟选水面的现有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整理,或开沟或筑埂,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