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低碳经济以低碳产业为支撑,产业的低碳升级是低碳经济题中之意。江西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工业比重大且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是其突出问题,加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产业低碳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产业低碳升级为支撑和切入点,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有利条件,采取有效举措以改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结构,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能源消耗角度剖析物流行业碳排放足迹,利用IPCC计算方式核算广东省物流业碳排放总量,从能源效用、物流作业的碳效用、脱钩效应三个角度分析广东省物流业低碳特征。得出结论如下:(1)政府部门在低碳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重视低碳,物流行业的低碳化表现更突出;(2)广东省目前物流行业正处在从高能耗、低效益、高碳排往低碳排、高效益、新能耗的阶段转型升级的过渡期。目前广东省物流行业碳排放与物流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扩张性负脱钩现象,物流业必须在物流技术、作业优化、新能源使用、低碳理念方面下功夫抓住机会升级改造,让广东省物流经济成为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和宜春产业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宜春产业转型升级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宜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一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战略模式。中国体育产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爆发期,体育相关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个产业化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体育相关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本文就如何实现体育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体育相关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强 《企业文明》2012,(9):75-76
北极冰川还在不断融化,气候异变让人类认识到温室效应的可怕,也认识到高碳经济的可怕。因此,低碳经济不得不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大高碳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作为高碳经济代表的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下如何发展很值得探讨。低碳意味着对石油企业传统业务的颠覆,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面临着本币升值和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在经济衰退期时,非常有必要研究行业盈利如何变化、产业如何升级。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的背景和我国目前的情况比较相像,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分析该时期日本的产业升级、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进步等,并给出对中国现阶段产业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高碳"化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巨大财富的同时,却是以破坏地球环境和资源为巨大代价的。盐城市在沿海开发中应当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必须加快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文章借助SWOT分析法,对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劣势和威胁,对症下药,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悄然来临,低碳向高碳转型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经济体的竞争也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那么以高碳产业为主的中国将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税收的角度,借鉴国外的税制经验,结合中国的税制现状、产业结构特点等,研究如何利用税收将资金合理引向低碳产业,并对完善现行税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碳产业发展的碳锁定效应对碳减排及产业低碳转型造成刚性制约,把握碳锁定的成因进而有效实现碳解锁,是实现高碳产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基于此,构建了碳锁定效应改进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角度提炼碳锁定效应驱动因素,分析各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政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第二产业为重的产业结构,导致了高碳产业发展的"技术—制度"双重锁定,而相关利益主体对变革的阻碍又进一步强化这一状态;解除碳锁定状态,应同时从技术和制度方面入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几个省份之一,多年以来的省内地区间贫富差距较大促进了广州省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广东省物流产业主要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但近年来由于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倡低碳经济政策,给高油价、高过桥费用的广州物流产业运营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且物流产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东省进行物流产业升级就成为了一项极具重要意义的课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苏祥超 《科技与企业》2013,(16):248-249
目前,从钢铁到水泥,从家用电器,乃至汽车产业,中国的经济现已面临全面产能过剩的局面,毫无疑问,国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必须要转型、产业必须要升级。中国水泥行业已经进入低速发展期,不得不直面产能过剩在加剧,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力在加强等问题,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已经迫在眉睫,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就在于绿色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实践看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正处于经济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的前沿,给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分析和总结了广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结合当前我国各地经济和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提出了我国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具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龙 《企业导报》2014,(23):50-51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强大推动力。萍乡市是国家确定的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传统资源型产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萍乡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法制保障,因此,萍乡市需要从出台与国家法律配套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促进碳减排的财税贷规范性文件、高碳企业退出和低碳化改造的规范性文件、建立碳排放目标责任制度、大力开展相关普法教育、提高环境执法水平等方面入手来加强低碳经济法制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多国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履行国际责任。第13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宪功从加强国际低碳合作引领行业发展、聚焦能源电力领域带动行业发展和强化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发展3个维度,就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提出3个倡议:要以国际低碳合作引领行业发展、以能源转型升级带动行业发展、以技术创新驱动促进行业发展。随着发展理念升级,基础设施正不断向绿色、数智化转型,行业企业需要携手各领域合作伙伴,共同走出一条有序接替、跨越转型、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了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对策,包括:以低碳化发展为目标开展制度创新,努力实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发展及高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机统一,推动高能耗产业向低能耗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6.
人才、模式、技术在产业链延伸环节的优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业转型升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断淘汰落后产业,扶持引导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结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产业转型升级通俗地说,就是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由新兴战略产业取代传统落后产业,如代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光伏新能源产业。结合物业管理行业,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供求关系和比较优势都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我国产业结构将朝着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中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农业现代化和功能化方向演变,并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结合上海市闵行区当前低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根据一二三产业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低碳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加大的碳排放压力,推动闵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21):34-35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被不断加以重视。石油行业,作为传统的高碳消耗产业,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时期,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使石油企业更好地参与到今后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0.
马勤 《企业活力》2012,(8):20-23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国纺织产业必须明确发展低碳的必要性。面对低碳模式下的挑战,纺织企业必须从节能减排、开发新材料、建立低碳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调整。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等问题也会促使我国纺织业从企业战略到所引导的消费模式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